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遵义

推动众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 遵义加速打造创新高地

推动众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

遵义加速打造创新高地

12月6日,记者来到遵义市播州区的贵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在该公司“小妹”系列产品生产车间里,浓郁的辣椒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目前,我们正忙着加工客户的定制生产订单。”公司技术部经理严文俊介绍,“黔小妹”系列辣椒产品在川渝地区广受好评,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独有的“LSN辣椒发酵技术”。

LSN技术,即低盐、无添加防腐剂、无焦亚硫酸钠的辣椒发酵工艺,结合传统陶坛发酵与优质酱香白酒,打造出独特的酱香辣味。这是贵州卓豪着力推进科研创新的结晶,也是遵义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用结合的生动案例。

近年来,遵义市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加强部门合作、推广科技政策等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众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

支持引导 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能

今年以来,遵义市共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45项,资助经费达1.82亿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遵义市对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重视与投入。

在11月21日召开的贵州省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遵义市共有16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其中遵义医科大学的《离子通道在多器官上皮黏膜保护及黏膜损伤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荣获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遵义市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今年以来,该市229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涉及项目经费12.8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约3.2亿元。此外,该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1.49亿元。

遵义市大力推动企业研发活动,积极指导无研发活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研发从“无”到“有”,助力转型升级,2024年获贵州省无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科技计划项目支持111项,激励企业实现研发投入的突破。

畅通渠道 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近日,遵义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市级科技特派员曹云一行到凤冈县何坝街道鱼塘村,在贵州天润农业有限公司林下天麻种植基地,对天麻产量进行现场测产,为当地林下天麻种植提供直观、准确的数据支撑。“专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将帮助我们通过技术改进把天麻产业做得更好、品质做得更高,把林下经济做得更好。”这家公司总经理罗松说。

今年,遵义市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192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84名,累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3563人次,解决具体技术问题1531个,开展技术咨询2013次,组织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352项,组织农业新品种示范推广355个,培养技术能手或致富带头人786名,领办、协办企业或合作社68个。

为了进一步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遵义市鼓励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今年新增贵州省实验室1个、全省重点实验室2个,获批贵州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科学家工作站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建成遵义市有色金属研究院。

12月3日,镁合金材料贵州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工作站在遵义高新区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工作站将立足遵义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主导产业,以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遵义师范学院、贵州蓝辉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镁铝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服务保障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1月26日,湄潭三新数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湄潭智慧茶园‘生产经营’数据集”在贵州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系统完成登记,成为遵义市获批的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这标志着遵义市在数据知识产权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遵义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该市检察院、市场监管和公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通过多部门协同开展“蓝天”“昆仑”“三清”等专项行动,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此外,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遵义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建立了“中国酱香白酒主产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工作站。该市还建立了16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6个知识产权援助中心(站),以及131个商标指导站,实现了市县全覆盖,有效激励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利用。

目前,遵义市拥有地理标志产品78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企业260家,有效发明专利3723件,均位居全省前列。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贵州航天精工荣获遵义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湄潭翠芽”“遵义红”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100强。

在财政投入方面,印发《遵义市建设省域副中心专项资金2024-2025年实施方案》。在省级财政资金10亿元的支持下,市级统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亿元,总计形成14亿元建设省域副中心专项资金。其中,设立重大决策资金池,安排2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团队引领产业发展行动等重大决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推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26.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遵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创新,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记者 潘树涛 程佩佩)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