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黔讯网首页 > 资讯 > 城市 > 遵义

遵义:赤水河流域治理成效满满

9月19日,遵义市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遵义高质量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构建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屏障”,记者从会上获悉了该市赤水河流域水最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成果。

2014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赤水河作为贵州省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赤水河流域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共有河长1281名(其中,省级河长3名),实现了流域内河流、水库河长全覆盖,并探索创新了“互派河长”“流域河长”机制,以及“河长+警长+检察长+义务监督员+巡查保洁员”的“三长两员”治河模式,设置河道警长105名、招募义务监督员254名、巡河保洁员500多名,有效推动“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

目前,赤水河(遵义段)干流6个监测断面,连续五年水质均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达标率100%。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遵义市始终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建立完善了用水统计名录库,编制完成了赤水河、习水河和桐梓河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目前,赤水河流域按照2030年用水总量7.56亿m3的控制指标,共审批取水许可955个。推动赤水市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赤水市、仁怀市完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在水土保持方面,遵义市有序开展重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仅“十四五”以来,先后在赤水河流域实施了仁怀市五马河(三元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赤水市白云山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等9个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及1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同时,还加大水土保持预防、监管和执法工作力度。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国储林、高标准农田、水源涵养及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550平方公里,赤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率由2018年的74.88%提升至2022年的76.11%。

截至目前,赤水河流域共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76座,总处理能力26.6万吨/日(城市<县城>污水处理厂12座,处理能力19.59万吨/日;乡镇污水处理厂64座,处理能力7.01万吨/日),已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2021年以来,遵义市共计建设城镇污水管网459.4公里,流域内已基本消除城市(县城)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管网空白区,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95%以上,提前完成了国家住建部下达的于2025年前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的目标。

同时,遵义市积极稳妥推进赤水河流域小水电清理退出工作,并持续加大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监管。限期退出类电站162座,现已完成135座,占任务的83%;整改类电站25座,现已完成1座及16座生态整改方案编制;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合格率和完整率均满足小水电生态流量考核要求,2022年5月以来,全市小水电生态流量泄放合格率和完整率均达100%。赤水河流域鱼类种群从5年前的108种恢复至167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洋 李政林

【举报】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