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遵义

乡村要振兴 人才来引领 遵义“双培养”工程打造人才“蓄水池”

本报讯 (记者 潘树涛 通讯员 田双双)“梁书记知识面广,干事创业有冲劲,吃苦在前,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发展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后,我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湄潭县兴隆镇庙塘坝村不少村民这样说。

村民们说的梁书记名叫梁光琴,是庙塘坝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还是市级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从2016年12月到村工作后,她带领村民发展茶叶共计7400亩,引进企业对全村茶园实施“欧标茶园”建设,提升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群众稳定增收。2021年,该村村民共获得分红224.6万元。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和“前无领军、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近年来,遵义市全面加强村级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实施“双培养”工程,着力培养一批村级组织领军人才队伍,同时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充实村级人才后备力量,不断完善人才“蓄水池”,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实践中,遵义市按照“优中选优、能中选能”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层层推荐、比较遴选”的方式,在全市择优选拔100名作为市级领军人才,各县(市、区)自主选拔344名作为县级重点培养对象。为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该市从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人、退役军人中遴选2875名优秀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培训班学员,逐步建立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库,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为提升能力水平,遵义市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养思路,充分发挥各地党校、职校、红色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建立市县两级联动培养机制,通过搭建“请进来”“走出去”桥梁,市级分批次组织到省外、市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不定期、分批次召开座谈会,有针对性地对培养对象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县级党委充分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专题素质提升培训和实践提升培训,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综合素质。

用好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为强化跟踪管理,遵义市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建立培养对象台账和动态管理机制,实行跟踪调研评估,如实记录培养对象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培养使用等过程中的表现,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实绩档案。完善培养联系机制,实行“一对一”帮带,针对自主择业或外出务工人才,明确一名帮带干部进行日常联络、互动沟通、思想引导,通过定期组织座谈、走访了解等,积极引导他们返乡参与乡村振兴。

同时,遵义市还严格按照“组织引路、学员带路、培训铺路”的思路,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和产业合作组织,通过在基层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中任职锻炼,快速提升村级组织领军人才和后备力量的“实战”能力。对已与村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后备人才,优先入选村“两委”、专业合作社、平台公司、集体经济组织中任职。同时,对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人才,在经济待遇方面给予一定奖励,不断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如今,越来越多有知识、有技术、爱三农的有志之士不断扎根基层,在他们的带领下,遵义乡村振兴动力更足。”遵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