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黔南州

永济泉美食广场变身记|荔波“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荔波”创建行动见闻

入夜,荔波大街小巷灯火通明,烟火气十足,走南闯北的旅人总能在这里找到一份体验独特的浪漫。带着这样的期许,5月7日夜,记者来到了荔波县玉屏街道永济泉社区的永济泉美食广场,置身其中,说笑声、滋油声加上各式口音不绝于耳,一个城市的多样性可见一斑。

“我是2022年搬过来的,这里人流量很可观。”覃思是永济泉美食广场覃记烤脑花的老板,自2012年从业以来精打细算已成为习惯,“上一个地方月租2000元,生意也没这里好,这里月租降了一半,人流量也大。”

覃思在为客人烤制肉类。

“以前平均每月赚个3万就差不多了,现在保守来讲每月也有个5万元左右。”覃思说要想保证客源,提升服务才是关键。接着,覃思向记者算起了经营服务账,“社区要求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我非常赞同!我的食材都是当天收取,以新鲜为主,这样才能保证口味。”

“我们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道菜。”永济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石良群说,这既是商家的立身之本,更是社区把永济泉美食广场经营得更好的魂。

“其实,原来的美食广场很‘恐怖’,基本就是脏乱差的‘代言人’。”永济泉社区第一书记卢宏快人快语。

在卢宏的眼里,永济泉美食广场的前身让人很难喜欢起来:“野草丛生、建筑垃圾多,是蛇虫鼠蚁的‘天堂’。”

最让卢宏意难平的就是,群众只有白天才敢路过这片场地,晚上不是必要不经过。

变革势在必行。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2022年我初来社区任职,摆在我眼前的难题就是增加壮大社区经济。”石良群当时就与也是刚到任的第一书记卢宏合计,要谋突破,“不能抱着‘金饭碗’讨饭吃!”

白天的济泉美食广场。

谋突破,分析自身优势进而发挥长处才是权宜之计。“永济泉社区地处荔波老城区核心地带,具备人流量大的核心优势,5亩的杂乱之地整理出来,做宵夜广场收入会很可观。同时,社区也有一些亟待装修出租的门面,也是一笔收入。”不合计不知道,一合计下来石卢二人顿时打开了思路。

问题是怎么破局?城区有如此大动作可不是一个社区便可以轻易拍板。

永济泉社区盘活社区资源后,群众来到社区开设了民族工艺产品售卖店。

“我来到社区调研,了解到社区变革的强烈愿望和面临的困境后,我也备受鼓舞,就向县里作了专题汇报,随后县里也专题开了会,同意了社区的变革方案,并将门面划归社区管理经营。”荔波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连江如是说道。

“随后‘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荔波’的相关改造项目资金也进行了跟进,把永济泉美食广场改造项目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全方面的谋划。”荔波县文明办主任莫庆克说道。

最为关键的一环打通后,压在石良群和卢宏心里的大山终于被移走了。

随后的一系列工作就显得水到渠成:2022年6月27日正式动工进行场平,泉社区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当年国庆节就开始了试营业。

“当时真的很累,有一次接电话忽然感觉天旋地转,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回忆过往,卢宏万分感慨,“石书记是一位女同志,我原单位就是综合执法局,在改造工作上就想多担待一些。”

社区发展,不仅是“硬件”要改造升级,“软件”也得及时更新。为了永济泉美食广场发展得更好,社区又组织成立了夜市经营协会,分设小组长,并设立党支部和党小组,推动摊位管理责任到人,旨在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治理局面。

永济泉社区开展的医疗养生服务。

现在的永济泉社区可谓是春风得意,在文明在行动的助力下,以党建作为引领,社区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实现了同频共振、和谐共生。当前,永济泉美食广场共有摊位62家,解决了近200人就业,场地年营业额达600余万元,并解决了辖区的环境卫生及规范老十字夜市经营和市民停车难等问题。

“我们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现在的石良群干事劲头很足,“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后,我们每月定期开展一次60岁以上老人免费聚餐,包饺子等活动,并为独居老人,家庭困难的老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当前,我们正在谋划如何把社区建设得更加智能的工作,让大数据赋能,让明天更美好。”

白昼更替,奋斗不息。与永济泉社区一街之隔的邓恩铭纪念馆在人来人往中、在高兴的聚会中、在灯光的照耀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发。

记者手记

“烹饪”好基层治理这道“主菜”

郡县治,天下安;社区治,民心稳。

在永济泉美食广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认真做好每一道菜”的横幅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做好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锚定目标制定好规划,动员人财物,坚持初心做下去,则功成必定有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惟有让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基层治理的这道“主菜”方可色香味俱全。永济泉美食广场从脏乱差到众人追捧的“白富美”,正好说明了一个道理:抓基层治理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抓,先抓好物质文明打好坚实的基础,凝聚多方共识,汇聚多方合力,精神文明的“高楼大厦”方可筑牢根基,而不是“空中楼阁”的“大饼”,进而形成人心齐泰山移的工作局面。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一项事业是轻轻松松喊出来的。惟有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面对困难才能不易其志,面对诱惑才能不易其心。基层工作千丝万缕,关系到千家万户,只有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基层党组织方可凝聚起不竭的动力。

“烹饪”好基层治理这道“主菜”,关键在心上有人民、手中有民生、脚下有民意。民为天,则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