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春日的暖阳洒向大地,黔东南州各地的田间地头便奏响了一曲生机勃勃的春耕“交响曲”,而科技,则是这场“演出”中最激昂的旋律,为农业生产注入全新活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于镇远发布
在镇远县都坪镇地花村的油菜种植基地,一片翠绿映入眼帘,粗壮的油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然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悉心呵护。工作人员熟练地调配药剂,检查植保无人机的状态。随着一阵嗡嗡声,无人机轻盈升空,精准地飞往油菜田,按照预设路线有条不紊地喷洒农药。镇远日晨农机专业合作社无人机操作员李佑品介绍道:“植保无人机的效率极高,是人工的三到五十倍,而且不受地形限制,大田作业时能确保药液喷洒均匀,效果始终如一。”据了解,这种无人机“飞防”技术,摒弃了传统被动防治的弊端,采用综合、科学的主动防控方案,既避免了人工喷洒不均匀、踩踏伤苗等问题,又实现了农药的精准投放,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从源头上遏制了病虫害的滋生,为油菜的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于心动凯里
在凯里市,辣椒育苗工作也在科技的助力下如火如荼地开展。黔东南州三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在凯里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引进了全市首台辣椒机械化自动播种机。走进该公司的辣椒育苗基地,只见村民们熟练地装盘、上料,自动播种机飞速运转,一粒粒辣椒种子精准落入穴盘,随后完成覆土、出盘等工序,一气呵成。公司负责人潘万勇满脸笑意地说:“以前人工育苗,种子数量和播种深度都不好把控,导致辣椒苗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质量。现在有了这台机器,实现精量播种,出苗整齐划一。不仅播种效率大幅提高,每亩还能节约用工成本3000元,预计增收2000元,节本增收总计5000元。5亩种苗的销售收入,当年就能收回采购机械的成本,往后还能长期使用,性价比极高!”自动播种机只需根据种子形状、大小及穴盘规格设置好参数,就能轻松完成播种,点种位置、深度均匀,大大方便了后期管理。
罗兴语摄
百香果作为从江县特色农业产业,当下,种植户们正抢抓农时,在从江县的各个百香果种植基地,有力有序地开展百香果种苗育苗各项准备工作,为今年百香果丰产丰收做好准备。育苗工作是百香果种植的核心任务,走进贵州从江真尊实业有限公司搭建的现代化育苗温室,这里严格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选用优质百香果品种,经种子消毒、催芽处理后,播撒于育苗基质。基质由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按特定比例配制,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性能良好。同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每日监测幼苗生长状况,精准浇水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目前,幼苗长势良好,根系发达、叶片翠绿。
春耕播种是一年辛勤劳作的开端,也是对今年丰收最质朴的期盼。随着科技发力,智慧加持,黔东南州各地正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激活春耕生产链,凝聚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作者: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