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5年6月,在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下,贵阳市成功跻身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行列。举办全国农产品产销大会活动,就是构建国家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的务实举措。贵阳将以举办此次活动和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具体来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培育提升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改造升级各区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区域优化农产品零售终端市场布局,形成“骨干市场+区域市场+菜市场”错位衔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公益性保障机制,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商务等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规范市场环境。完善冷链流通体系,强化各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市冷链运输能力。到2027年,推动果蔬冷链流通率达26%、肉类冷链流通率达33%,建成亿元级农产品批发市场6个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0亿元。
二是建设生活必需品流通保供体系。提升区域流通保供能力,优化骨干企业仓储布局,提高流通运营效率,有效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提升本地保供跨区域调配及配送水平,依托大型流通保供企业,在中心城区织密应急投放网络,提升末端配送和应急投放能力,进一步完善商务领域“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新增商务领域“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7个左右。
三是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加强规划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区(市、县)编制县域商业网点布局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商业网络,建设以县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为枢纽、乡镇商贸中心为节点、村级便民商店为末梢的城乡流通体系。到2027年,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更加健全,预计快递进村覆盖率达90%,县域物流共同配送整合率达33%。
四是培育现代流通骨干企业。围绕现代流通上下游环节,在批发零售、供应链、电子商务等领域培育一批现代流通骨干企业,强化政策扶持。加快传统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小微批发零售企业挖掘细分市场潜力,扩大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解决供销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等问题,进一步实现农产品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的高效联结。到2027年,培育亿元以上批发零售企业560个左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5300亿元。
五是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布局,合理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点、分拣中心。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骨干企业,支持企业探索创新回收模式,鼓励构建线上预约、线下回收、绿色兑换等多元回收场景,推动再生资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到2027年,将再生资源回收率提升至75%,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覆盖率100%,废旧家电回收118万台。
记者: 王珺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