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1时,数博大道与高海路交叉口,一辆黑白相间、挂着绿色测试车牌的小车静静停靠。定睛细看,这台车没有座椅,更无主副驾驶区,却能自如等待红绿灯、平稳穿梭于车流。抵达指定位置后,车门自动开启,5平方米的灵活空间展露无遗……
这是贵州科学城企业贵州九识智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九识”)研发的无人驾驶物流车。“我们的城市公开道路‘L4级’全场景无人车,按续航、载重和空间分为Z2、Z5、Z8、Z10四个型号,能覆盖工厂物流、商超配送、广告宣传、安防巡检等多个场景。”贵州九识董事长林松介绍说,“L4级”无人车是自动驾驶技术的一个分级标准,代表“高度自动驾驶”,指在特定场景下,车辆可完全自主完成驾驶任务,无需人类驾驶员干预,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能确保安全停车。“L4级”无人车的技术成熟度已能满足部分场景的商业化需求(如物流、环卫),是当前车企和科技公司重点研发的方向。
贵州九识于2023年落地贵阳,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发攻关,去年,企业开始量产销售无人车。“我们在江苏有厂区,但研发和贵州区域的改装工作主要在贵州科学城。”林松说,这款无人车的“智慧大脑”是装载在车辆底盘的自主研发的算法装置。另外,每台无人车装有纳米雷达、微波雷达以及视觉传导系统,能够灵活避开障碍物和识别交通信号灯,按照交通规则有序行驶。“我们可以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对颜色、功能等进行组装。目前,全国200余个城市已经投用九识无人车,投用数破万。贵阳本地已投入使用70余台。”
作为贵州科学城科技成果“朋友圈”的新成员,九识智行的无人车技术,在贵州科学城第二届科技创新暨四城联动交流周夏季系列活动之贵州科学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推介会上,成为科技创新的代表案例。
“我们接下来将继续丰富应用场景,同时大力推广无人车系列产品。”林松表示,目前团队正针对社区“最后一公里”配送、园区智能巡检等场景优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续航能力和环境适应力。“贵州科学城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配套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我们希望‘贵州造’无人车跑向更多城市。”林松说。
记者 陈佳艺 实习生 蔡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