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这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的充分肯定。
“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这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数字经济的殷殷嘱托。
“做强做优数字经济。”——这是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数字经济提出的新要求。
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贵州考察,对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把脉定向,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十年来,贵阳贵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爬坡上坎、勇毅前行,积极抢抓产业机遇、市场机遇、战略机遇和发展机遇,在奋斗中收获了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精彩。
近年来,贵阳贵安紧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坚定不移实施“数字活市”战略,全面落实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紧盯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新基建五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加快转变,数字经济已成为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做强做优算力 智算中心从无到有
算力是大数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底座,也是最具时代特点的新质生产力。近年来,在先发优势和政策红利的加持下,贵阳贵安积极抢抓“东数西算”机遇,在数据的“算、跑、用”三大环节全面发力,在“算力”市场这条全新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积累了新优势。
2025年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屡创纪录票房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这背后离不开贵阳贵安算力的支持,影片中有超40%的特效镜头由贵安超算中心提供渲染算力保障。
贵安超算中心位于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启动运行。作为贵安超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方,贵安新区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和贵州省大数据发展战略,成功打造了贵州“最强大脑”的算力名片。目前,贵安超算中心拥有服务器等硬件设备715台,已累计为全国50多家科研机构、院校、企业提供超3000次算力服务,超算中心服务器使用率达到80%以上。
2024年,数据中心签约、建设、投用是贵阳贵安的高频词:3月,由美的集团倾力打造的首个自主建设数据中心——贵安美的云数据中心开园;4月,西南(贵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开工;5月,交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开工;6月,国家电投集团数据中心整体搬迁至贵安新区;11月,兴业银行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项目启动建设;12月,中国建设银行贵州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启动仪式举行;南方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已基本建成。
近年来,贵阳贵安抢抓机遇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贵阳贵安已累计引进23个数据(智算)中心,算力规模达53.12Eflops,较2023年底实现翻倍增长,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国产化智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国家“东数西算”等重大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数据中心集聚成势,为贵阳贵安竞逐“智算”赛道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2024年,贵阳贵安积极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建设机遇,坚持“存算一体、智算优先”,全力打造华为云智算中心集群,抢占“智算”制高点,随着华为云、腾讯、上海燧原等智算中心相继落地贵安,成功实现了智算中心从无到有的突破。
当前,贵阳贵安正由过去的“存储中心”加速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迭代。贵阳贵安聚焦“算力+产业”,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下一步,贵阳贵安还将加强对接和挖掘内外算力需求,聚焦算力调度、网络支撑、政策服务等关键环节,不断加强算力供给和服务能力,持续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力争建成享誉全球的智算高地。
做强做优平台 全面赋能千行百业
激光切割、折弯、焊接、装配……在长通电气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只需向焊接机器人发出指令,机器人就能以每秒钟7毫米的速度沿规定路径进行焊接,不仅焊缝规范致密,效率也比人工焊接提高3倍以上,既能保证生产要求,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走进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化4.0大数据中心,宽阔的“5G数字工厂”看板上,厂区环境、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等各类信息实时更新。生产车间内,每条生产线上仅有一两名工人,只需输入生产指令,从拉丝、绞线到绝缘、成缆,整个流程井然有序。中安科技5G数字工厂运行以来,企业经营成本节约了50%。
近年来,贵阳贵安按照“一业一指引,一业一标杆”的思路,通过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万企融合”行动,全力推动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大数据赋能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各环节,带动一大批传统企业实现数智化升级转型,相继打造一批高水平、高标准的融合标杆示范项目,推动整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没有柜台,也没有窗口,在贵阳综保区办税大厅,纳税人通过人脸识别等环节,即可实现自助办税。“无窗口、无柜台、无距离”“自主办、辅导办、帮助办”的智慧办税模式,使80%以上涉税事项可以一次办结。
在云岩区,18个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17个“15分钟政务服务圈”试点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置了政务服务智能自助机,通过与云岩区政务中心大厅设置的自助服务终端连接,35台智能导办平板电脑可办理事项278项,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办、自助办”。
“消防、燃气、食品安全……基层事务错综复杂。过去,要通过各个职能部门的程序完成申报,占用时间不说,还容易出现漏报错报。”观山湖区金阳街道碧海社区网格员陈柯汐介绍,集合了数据收集、工作申报、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小助”平台上线,极大地减轻了网格员的报送压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您好,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市民林樟桦在“爽贵阳”APP智能问答上获得了社会保障方面的服务。现在,只要点击“爽贵阳”APP上的法律服务智能问答,市民就能了解相关法律选项。
通过跨部门数据融合与共享,贵阳贵安推动民生服务智能化和便捷化,形成一应黔行、“爽贵阳”等一批典型成果,“百姓身后事”公共服务数字化案例入选2024年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贵阳打造省市一体化数据体系 以场景推动数据赋能”成为全国首批入选国家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贵阳市数字政府服务能力获评全国“优秀级”。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以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数据赋能重点行业和领域为突破口,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大场景打造,持续推动场景开放、建设、运营,全面提升全社会、全行业数智化水平,奋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做强做优产业 数字红利加速释放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产业兴则经济兴。一直以来,贵阳贵安聚焦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围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一硬一软”两大产业奋力培育数字经济增长新动能,数字产业由链式发展向聚链成群加快转变。
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贵安着力以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产业,数字产业高速增长,数字红利加速释放,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硬一软”产业规模超过1300亿元。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贵阳贵安围绕“芯、件、板、机、器”五大板块,坚持产业链思维,努力将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培育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产业。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其研发生产的芯片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也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在电子元器件、电子终端产品以及服务器等领域,贵阳贵安也表现不俗。中国振华已经成为全国产品体系最全的重要电子元器件基地,航天电器、振华新云等企业入选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百强”名单,雅光电子、达沃斯光电等11家企业先后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林泉电机、雅光电子、顺络迅达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贵阳贵安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4.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5%,完成增加值32.48亿元,同比增长22.2%。
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贵阳贵安大力发展云服务、信创和数据要素流通“一主两特”重点产业,全力做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做优“软服业”结构、做大“软服业”规模,“软服业”发展欣欣向荣。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是贵阳贵安发展“软服业”的重要平台。中软国际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也是首家入驻大科城的合作伙伴,目前本地人员规模达800人,年度营收超5000万元。另一家落户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企业贵州云垒互联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蒸蒸日上,其主推的以美食订购为主的吧唧兔APP、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全时印共享打印系统等业务已经拓展到省内外更多高校。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目前已累计招引集聚企业1355家,其中,大数据企业806家,占比约60%。享链成为国内首个达到卓越级的开放许可链平台,华为盘古大模型、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落地应用,中软国际大模型工厂等项目相继签约落地……贵阳贵安通过持续开展“软件再出发”行动,依托龙头带生态的方式,培育大中小融通的“软服业”生态,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也做优了结构。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锚定新兴数字产业新赛道,加快实施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和大模型创新应用行动,加快培植新动能新优势。
以日以年,行方致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贵阳贵安将重任扛在肩,用奋斗践行使命初心,必将在数字经济时代绘就浓墨重彩的新画卷!
记者 钱丽 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