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完善逃生疏散指示标识、安装应急照明灯……近日,白云区龚家寨农贸市场经过一系列改造后通过验收。至此,贵阳市涉及“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的91家农贸市场全部完成消防改造。
近年来,贵阳大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聚焦“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高质量建设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城市更新、背街小巷和管网改造,今年又继续在农贸市场开展消防改造,为群众生活添便利、安全加砝码,让城市生活品质由内而外蝶变跃升。
强化统筹 高效联动
全力推动目标任务完成
农贸市场连接千万家,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消防安全尤为重要。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理念,深刻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精准定位城市治理的短板痛点,将农贸市场消防安全工作纳入“一圈两场三改”,并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密集部署、现场推动,同时组织开展融媒问政,市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领导现场听民声,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方法。督导各区(市、县)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统筹推动全市91家农贸市场的消防改造工作。
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力军,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作为着力点,全力为“一圈两场三改”护航,深入走访摸排情况,组织多部门联合会诊、研讨与评审,制定相关工作任务清单,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化”“清单式”推进农贸市场消防安全改造。市消防救援支队还联合市商务、市住建等进行实地督导,对推进改造工作滞后的农贸市场进行帮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整体工作的责任之重、面对的各类情况之复杂、工作难度挑战之大,都是少有的。但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真抓实干、形成合力,按时顺利完成全部农贸市场的消防改造,确保了市场安全正常运行。”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摸排 分类施策
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质效
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工作推进中,发现涉及“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的91家农贸市场情况各不相同,如南明区玉田农贸市场、经开区金筑农贸市场等,由于建设时间早,当时未开展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因此先天隐患较多;白云区龚家寨农贸市场等,因为长时间缺乏管理主体,导致市场内消防隐患无人整改;南明区贵钢金宏农贸市场等,因为技术难点较多,需多部门协调,导致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推进缓慢;乌当区云农农贸市场等属于无规划建设的自然形成市场,无法办理消防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手续……
根据各农贸市场的情况,市消防救援支队进行全面梳理,建立隐患问题台账,以“尊重历史现实、坚守安全底线”和“发生火灾不亡人、发生火灾不蔓延扩大”为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落实分类施策制定“一场一策”措施,同时加强整改经费投入和消防技术服务指导,通过上门服务指导,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整改工作顺利推进奠定良好基础。通过细致的群众工作和强力的工作统筹,推动各地各部门累计投入整改经费5200万元,整改隐患问题637个、清理违规住人16人、清理违规动火区域62处、清理违规储存易燃易爆品69处、清理私拉乱接电线4300余米、清理违规使用可燃材料装修250平方米、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车3800余辆。
相关部门通过调查问卷开展满意度测评,群众对消防工作满意度达100%。
完善设施 加强管理
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2月22日,记者走进白云区龚家寨农贸市场,曾被杂物堆满的通道已清理干净、电线已按要求敷设、室内消防设施齐全……市民表示,如今在这购物更安心。
在位于南明区油榨街的金宏农贸市场,曾私搭乱建的大棚已拆除、消防水箱得到扩容,还建立了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投入运行……商户表示,如今在市场内经营更安全。
在云岩区红边门农贸市场,经过两轮升级改造,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配置了各类室内消防安全器材和标识、建立了微型消防站、落实了人员和器材装备……消防巡查队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灭火演练,整个市场安全感满满。
下一步,贵阳市将以此次改造为契机,强化部门联动、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深化“一圈两场三改”安全建设,并强化常态化消防监督检查,扎实做好农贸市场火灾防控工作,强化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为群众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记者 衣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