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稳住就业这个基本,居民就有了收入和消费,经济社会大盘就有了稳定基石。
2023年,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聚焦主战略主定位,紧扣“强省会”行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好就业”扩容:聚焦需求开渠拓源
贵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一楼招聘大厅现场招聘会。秦刚摄
12月1日,贵州省公共就业“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人社服务、就业暖心”专场招聘会在贵阳举行,183家优质用人单位实际提供就业岗位8256个,吸引2682名求职者进场应聘,促成364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我是财会专业毕业,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希望能通过此次招聘会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当天,初出校门的文华手持简历,兴致勃勃地前来“赴约”,“现场对口我这个专业的用人单位很多,再加上贵阳市很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贵阳贵安与南昌大学共建人才工作站。
2023年,贵阳市人社局聚焦“市属高校、在筑高校、在黔高校、黔籍学子”四个方阵,坚持“四业”联动、省市联动,持续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促进在黔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累计征集16.2万个就业岗位,开展各类招聘活动400余场,新增市级见习基地6个,实现高校毕业生来(留)筑就业创业10.27万人。
同时,发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合作社作用,挖掘各类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向各市州及劳务协作地推送岗位15万个,其中向罗甸县推送岗位4万个,帮助罗甸籍劳动力在筑就业3059人。建成零工市场16个,零工驿站17个,优化灵活就业人员服务。
今年以来,全市向省外有组织劳务输出4.43万人,建成就业帮扶车间(基地)39个,吸纳就业1.18万人。培育认定劳务品牌29个,带动就业20万人。聚焦“1+7+1”重点企业,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主动联系恒力、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了解用工需求,提供用工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招聘6606人。
“就好业”提质:注重引导育才育人
刘小燕原是白云区艳山红镇艳山红村村民,回迁至白云区云城街道金融北城社区瑞福花园后,因身份转变和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加之年龄、文化程度等限制,她找不到活儿干,闲着就爱打牌。“后来,在人社部门、社区及企业等单位的帮助下,我在社区车间参加了技能培训,实现就近就业,生活充实了许多。”
贵阳市南明区零工市场。
今年以来,贵阳市人社局探索建立“人社+村居”“人社+社区”“零工驿站”服务体系,提升“15分钟生活圈”就业关怀。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专场招聘会157场,走访企业432户,促进0.98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促进贵阳贵安脱贫劳动力就业20376人。城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4066人,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6297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聚焦贵阳优势工业、特色农业和服务业,该局试点开展新业态新职业从业人员培训。培育“甲秀工匠”技工品牌,开展技能培训3.3万人次。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推动企业技术工人“全员持证”行动和职业院校学生“双证书”行动。新增技能人才1344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719人。
目前,全市已建成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1个,在孵创业实体1733家,带动就业6324人。落实创业“两项奖补”2370.9万元,惠及2590户。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8亿元,扶持1174人创业,带动就业3570余人,向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补助300万元。
“优服务”增效:精准帮扶保驾护航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解答,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群众解决社保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提及参加贵阳贵安“社保服务进万家”系列活动的感受,贵阳三砂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评价道。
10月13日,贵阳贵安“社保服务进万家”系列活动之“近距离体验服务、零距离倾听民音”活动在贵阳市社保中心举行。当天,贵阳贵安共有12个会场同步开展此活动,200多名企业、灵活就业及退休人员代表参加座谈,听取参保企业对社保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退休人员和自谋职业参保人员详细讲解待遇资格认证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体验社保经办综合服务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广泛宣传社保政策和便民服务举措,贵阳市人社局通过“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推动社保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编写社保政策一本通,采取在线访谈、宣传座谈、上门宣讲、发送短信等形式宣传社保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办事堵点难点问题,提高社保业务办事效能。
同时,深化人力资源市场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行承诺制审批,新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07家。实现全市14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保服务窗口全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等11项业务实现就近办、掌上办,推动社保服务与政务网融合,63项社保业务实现全程网办。聚焦高龄、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推动社保服务变“群众出门办”为“服务上门办”,主动上门服务7821人。结合打造“15分钟生活圈”,开通社保卡服务网点668个。
此外,贵阳市还首次举办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大赛,推动“薪莫愁”项目在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中大放异彩,荣获全国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制发《贵阳贵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十不准”》促进规范发展。支持产业园建设,引进国投集团、上海外服等全国知名企业,“一园三区”入驻机构达74家,提供就业岗位47.67万个,服务就业316.3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