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6月16日,贵阳市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圆满落幕。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大赛评选出13个赛项的前三名,89名选手获优胜奖。
从2019年的第一届到2021年的第二届,再到今年的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参与人数逐步增加,赛项设置更加符合贵阳贵安发展方向,比赛的规格、标准越来越高。
第一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以“我的技能 我的梦”为主题,主要选择电工、电焊工、手工刺绣作为大赛竞赛项目。大赛紧扣贵阳市经济发展方向,贴合新时期的中心工作,着力为我市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培养大批“甲秀工匠”。竞赛技术方案设计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新标准,又不脱离生产服务一线。特别是手工刺绣只赛操作技能,对具体针法不设限制,鼓励选手以刺绣纹样的传承与创新来体现当地特色,更加侧重实操能力和细节评判。大赛共99名选手参赛,最终30名选手获“甲秀工匠”奖牌。
第二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以“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为主题。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结合贵阳市乡村振兴、大数据、大健康战略发展要求,涵盖数控车、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先进制造业,工业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容、美发、烘焙、酒店接待等现代服务业,共计53个选拔项目。大赛主要是选拔优秀选手参加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精心组织,最终选派了166名选手代表贵阳市参加贵州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全部75个竞赛项目,并对选拔赛前三名和代表贵阳市参加省赛的共计240名选手授予“甲秀工匠”。
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以“筑人才展技能、强省会梦飞扬”为主题。大赛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和办赛标准,聚焦贵阳贵安产业发展需求,围绕“1+7+1”产业中的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健康医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所需技能人才,设置健康照护(社会组)、健康与社会照护(学生组)、机器人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餐厅服务等13个项目。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和视觉交互系统,均是在贵州第一次举行的赛项。255名选手进入正式比赛,最终128名选手获“甲秀工匠”奖牌。
“从三届比赛来看,一是大赛的标准越来越高,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标准进行评比,专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赛题编制和执裁;二是赛项设置更精准,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塑料模具工程’‘机器人系统集成’等赛项,都是与贵阳贵安发展、‘强省会’行动所需人才息息相关,精准对接产业发展;三是参与面更广,以往都是以学生为主,第三届甲秀工匠技能大赛参赛选手涵盖央企、国企、民企职工和学校师生。”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分院院长胡然说。
“通过技能大赛,为各类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通过比赛找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对壮大技术工人队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张勇说。
贵阳贵安大力实施“技能贵阳”行动,为“强省会”行动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全市人社部门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24万人次。近年来累计选拔“甲秀工匠”300余名、“技能之星”97名,累计发放大赛奖金110余万元。获“中华技能大奖”5名、获评“全国技术能手”40余人,发放补贴140万元。
记者 张薇/文 周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