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贵阳

乌当区:建章立制破难题 文明乡风“沁”人心

2022-06-27 12:47
来源:甲秀新闻
字号: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6月24日,走进乌当区新堡乡大寨村,村内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成荫的环境,文明守礼的氛围,随处可见“治风”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一缕又一缕的乡风文明气息扑面而来,呈现出一派夏日好风光。

大寨村的文明新风由何处“吹来”?答案要从该村积极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说起。

“以前,村里有着各种办酒的名目,婚丧嫁娶的传统也是大操大办,不仅存在铺张浪费的情况,而且人情礼负担重,无形中增加了村民们的经济压力。”大寨村党支部副书记罗亮说,农村“治风”工作开展以来,大寨村以建章立制为发力点,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积极践行文明行为,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

为了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大寨村建立“一约(村规民约)两榜(红黑榜)两会(红白理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重点整治乱办滥办酒席风,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弘扬和倡树文明乡风。

以村规民约为立足点,大寨村依托村两委换届契机修订完善《村民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等办理酒席新要求写入村规民约,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在村委会、村中显要位置进行公示。规范制定办理酒席备案流程制度和农村“治风”工作奖惩制度,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按照备案流程严格申办,做到事前申告、事中服务、事后评议,形成奖罚分明的长效管理机制。

移风易俗重在“润物无声”的宣传与引导。大寨村对违规办酒的村民进行提醒、劝阻、登记,将村民办理酒席情况纳入季度积分管理,结合村民环境卫生情况、遵章守纪情况等,每季度实行考核打分,并通过“红黑榜”进行公示。同时,结合实际打造规范、文明、实用的婚丧事宜办理场所,将《酒席服务队名单》《志愿服务队名单》《办理酒席备案制度》等制度统一公示,深入推进治风工作落地。

“我们还建立了党小组+网格员的工作机制,实行党小组组长、党员、网格员组团包保网格内的酒席申报和办理工作,并向红白理事会提供相关线索。网格员主动上门服务、上门宣传、征求群众意见,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罗亮说。

得益于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大寨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愈发浓厚,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4月,大寨村村民韦富山女儿出嫁,只用了1天时间就办完,并严格按照要求将办酒桌数控制在15桌以内,没有大摆宴席,没有铺张浪费,这场简单却极具人情味的婚礼使村民无不拍手叫好。

“以前很多大家好面子、讲排场,遇到红白事都喜欢大操大办,每年打工的收入还不够吃酒。现在大家都严格遵守村里的规定,办酒席更加文明了,经济节约了,人也轻松了,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村民罗朝芳说,移风易俗带来的新变化让大家津津乐道。

大寨村劲吹文明新风,是乌当区深入推进农村“治风”工作的生动写照。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治风”是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改善社风民风的关键。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乌当区围绕建章立制持续发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整治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促进社会风气持续改善。

乌当区110个村(居)全部通过村(居)民代表大会完成村(居)民公约修订,明确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纳入其中,确保政策有依可循能执行。110个村(居)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办事章程、细则、流程图,明确固定办公场所,完成“2+3”(即2名村委会干部+3名红白理事会成员固定开展工作)坐班制,为群众提供服务。

同时,建立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一条龙服务dquo;服务队管理机制、红白喜事安全和食品安全检查机制、红白喜事备案机制、举报奖励制度,确保第一时间信息互通、把准方向、有效干预、精准施策,制定“乌当区农村‘治风’举报线索处置流程图”规范举报信息处置流程。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乡风文明,万象更新。如今,在乌当区一股股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进百姓心田,滋润千家万户。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樊荣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甲秀新闻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