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进入“贵州时间”。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即将在贵阳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数博会已走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
2024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十年间,贵安新区紧抓时代机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战略支点,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持续突破。通过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大关键,不断强化发展韧性与创新活力,一座“中国数谷”正在中国西部加速崛起。
初秋时节,位于贵安新区金马大道旁的华为云数据中心绿意盎然,其欧式风格的建筑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
如今的贵安,华为、移动、联通、电信、腾讯、网易、美的等企业数据中心鳞次栉比,形成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区,矗立在贵安大地上。短短十年时间,已有26个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落地生根,总算力规模突破81 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过98%,成为全国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领先的区域之一。
8月20日,在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在机房内进行例行检查。
在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的仓储式机房中,指示灯如星海闪烁。这里的发展路径,正是贵阳贵安算力能级跃迁的缩影——从早期以数据存储为主,迈向“存算一体、智算优先”的新阶段。该中心现已汇聚上千台服务器与海量数据,算力能力超过700 PFlops,实现通算与智算的一体化服务。
8月20日,技术人员在贵安新区的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进行巡检工作。
数据驱动创新,算力赋能制造。在贵安新区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内,四条产线正全速运转。该公司近日发布了首款人形机器人头部模组OmniHead(奥视知脑),计划在2025数博会正式亮相。
8月22日,在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贵安机器人创新产业园里,威迈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首款人形机器人进行组装及测试。
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兴企业,威迈尔自2024年底落户贵安以来,始终专注于机器视觉与移动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其首款人形机器人专为具身智能系统设计,可显著增强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能力,有效突破行业目前对人工遥控的依赖和环境适应性弱的瓶颈,为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8月22日,技术人员在智能测试工作区对智能人形机器人进行行驶测试。
目前,威迈尔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3C、光伏、汽车、电池、包装等行业,并拓展至移载机器人、叉车机器人制造领域,年产能达到万台级别。
在贵安综保区龙山工业园,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同样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对服务器和PC机进行调试、装配与检测,合格产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云上鲲鹏自贵安新区落地以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器、PC机的生产与软件研发。基于华为鲲鹏、昇腾处理器,该公司打造了“兆瀚”系列国产计算产品,覆盖AI服务器、通用服务器、台式机及数据存储等多个领域,并与华为在鲲鹏、昇腾、开源鸿蒙、云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为贵州贵安提供强大算力支持,为“东数西算”工程筑牢算力基础。2024年,云上鲲鹏AI服务器率先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适配,推出“兆瀚DeepSeek一体机”,推动公司产值实现111%的跨越式增长。
8月13日,在贵安新区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涂装车间内,工人正实时监控机器人进行车身上漆作业。
位于贵安综合保税区的晶泰科(贵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面板生产车间全速运转。身着防尘服的工人熟练地操作着自动化设备,从切割、检测、超声波清洗,到偏光片附贴、热压,再到功能测试、组装、可靠性试验,热火朝天且井然有序。作为本土成长企业,晶泰科实现了从液晶显示屏、模组到终端整机的全产业链自主研发突破。
8月21日,位于贵安新区的无人驾驶快递车在街头“上岗”,无须司机操控即可主动礼让行人和车辆,靠自主智能逻辑精准规划“人—车—货”配送链路,成为贵安新区街道上一道流动风景线。
近年来,贵安新区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上“双向发力”,加速构建“一硬一软”产业生态新格局。“硬”的方面,新区聚焦“芯、件、板、机、器”领域,持续引进优质项目。2024年,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实现69亿元,增速达168.3%。“软”的方面,突出“云服务”首位产业,累计引进企业55家。同年,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759.98亿元,增长20.62%。从数据中心集群到多元应用场景,从数据要素流通到产业生态构建,贵安新区正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加速崛起,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