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紧扣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创新运用“沟通式谋划、链条式招商、清单式推进”三式联动机制,有效提升项目建设质效,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沟通式谋划,主动储项目
围绕特色农业、新型能源、资源精深加工、山地文旅等重点领域,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项目谋划沟通机制。对内,开展部门之间会商,深入基层调研,梳理产业发展痛点难点;对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帮扶毕节优势,主动对接毕节高质量发展专家指导组及全国工商联,争取政策、技术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沟通,推动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就业培训联盟成立等关键事项落地。目前,已获帮助协调解决事项13个;谋划产业领域帮扶项目13个、支持事项65项,为产业发展储备了优质项目资源。
链条式招商,靶向引项目
以“大统战+大招商”为抓手,深化“东部企业+毕节资源、东部总部+毕节基地、东部研发+毕节制造、东部市场+毕节产品”“4+”模式,构建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新格局。组建9支“地域+领域”产业大招商攻坚突击队,针对产业链上下游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重点支持天麻、中药材等17个项目强链补链,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倍增效应。目前,招商分队外出招商23次,邀请50批次企业考察,促成签约项目6个、资金9.69亿元;助销农特产品13.71亿元。
清单式管理,动态推项目
建立《毕节所需项目库》,实行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清单式管理模式。聚焦重点产业储备项目22个,对在建、拟建项目分类建档,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定期开展项目“回头看”,及时更换企业无投资意向、要素保障不全的项目61个,同步跟踪“光彩事业毕节行”签约项目进展,确保项目库动态更新、高效运转。目前,在库项目402项、累计已获支持111项;产业发展规划在建项目443个、完工54个;拟建(招商)项目673个、开工92个,项目推进有序高效。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