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毕节市大方县鼎新乡五一村小尖山上,漫山的刺梨果压弯枝头。“今年刺梨长得好,个顶个饱满。”种植户徐文江摘下一颗刺梨果,高兴地向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显富说。
“个头大、果肉厚,确实比去年好。放心,公司全部收。”胡显富的话让徐文江吃下了“定心丸”。
近年来,毕节市锚定刺梨产业特色富民赛道,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紧扣“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思路,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激活产业发展潜力,让山间小野果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走进大方经济开发区的金维宝公司加工车间,工人刘雪正盯着灌装口,新鲜的刺梨原汁顺着管道流进包装盒,她眼疾手快地把灌满的盒子推到下一道工序,“我们要赶紧生产5000箱原汁,发给广东的经销商。”
在该公司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白洪斌拿着试管比对刺梨汁的色泽。“以前刺梨没人爱,最大的问题就是酸涩,果脯还留渣。”他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去涩技术和生产工艺,已成功解决刺梨酸涩和果脯留渣等难题,产品口感显著改善。目前公司拥有1项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新研发的无糖刺梨饮品即将上市。
凭借技术创新,金维宝公司被评为“贵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刺梨从采摘到加工不能超过24小时,我们引进国内领先的浓缩汁生产线,最大限度保留刺梨的维生素C含量。”该公司董事长陈杉说,公司目前可生产10余款刺梨产品,并在北京、深圳、广州等地设有经销商,去年销售收入突破3600万元,还成了广药集团王老吉的浓缩汁供应商。
为带动群众共同发展,金维宝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大方县建了100亩种苗基地,带动780户2500余人增收。五一村是金维宝公司带动的“刺梨专业村”,全村刺梨种植面积3000余亩,去年鲜果产值300万元。
“公司免费发放种苗,还派专家来教剪枝、施肥,每年还负责保底收购,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五一村刺梨种植户符佐相高兴地告诉记者,去年家里仅靠卖刺梨就增收4万元。
眼下,金维宝公司正如火如荼推进“十万吨刺梨产品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刺梨博物馆、全智能化生产线以及科学种植示范区,预计2026年底投产,届时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
截至目前,毕节市刺梨种植面积27.55万亩,培育引进8家刺梨加工企业,构建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刺梨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农增收的甜蜜产业。(记者 周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