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毕节

毕节:领科普新风尚 共筑知识新篇章

3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中国科技馆推出的“星耀中国 科创未来”系列展览之“共和国血脉”“向南极出发”在毕节市科技馆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在能源、通信、极地科研等领域的辉煌成就,更通过互动体验、实物模型、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科普效果。

展览期间,从广大市民到青少年学生、从城区学校到其他县(市、区)及乡镇学校、从市直单位领导干部再到广大科技工作者,毕节市科技馆接待参观的群体持续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近80余个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前往参观,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师生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营造了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科技的力量太神奇了!”“先辈们的故事让我热血沸腾、深受鼓舞。” 3月8日,来自西市第二中学的百余名师生,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科技的向往前往毕节市科技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科学实践课堂。

在“共和国血脉”展厅,“荒原探寻”“石破天惊”“会战奠基”“创新发展”四个主题展区,21个图文故事、10余件互动展品、10余件实物的生动展陈,展示了我国在石油、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让孩子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岁月,让大庆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在事迹再讲述、成就再展现中得到进一步弘扬。

走进“向南极出发”展厅,通过图文故事、互动展品和实物模型等形式,以“初心·一路向南”“底气·冰原立基”“超越·非凡探索”三个篇章,生动再现了一代代南极科考人探索南极奥秘、永攀科学高峰的传奇故事。

“‘共和国血脉’展览让我了解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大庆精神的深刻内涵,‘向南极出发’展览让我学习到许多关于南极科考的知识。”黔西二中八年级(11)班的高子璇表示,通过这次展览,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这次展览非常有意义,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和石油工业、南极科考的历史,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科学的热情。”家长王平坦言,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此类展览,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增长见识。

与此同时,不少学校还把这次展览作为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两个临展是一次难得的科普教育机会,它用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展品,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毕节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罗军表示,此次展览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自“共和国血脉”“向南极出发”两个展览开展以来,毕节市科协指导毕节市科技馆通过主题展与常设展相结合,大力宣传引导公众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的关注。他们不仅认真观看每一个展品,还积极参与现场互动,与讲解员进行深入交流。28岁的科技创业者刘明表示:“这次展览让我看到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也为我未来的创业方向提供了灵感。”

近年来,毕节市科技馆不断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强化科普能力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推动科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激活科普阵地资源,讲好科普故事,该馆于2024年12月完成升级改造,重新开放。主要改造了万灵之源、宇宙之源两个展区,更新有太阳系、星球滚环、地球层次、火星环境、完美机器、DNA与遗传、骨骼与运动等12个展项,共1000平方米,占展陈面积的三分之一,投入资金近300万元,是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

“毕节市科技馆升级改造后,进一步完善了场馆展陈体系、增强了科普展示效果、提高了科普服务效能。”毕节市科技馆馆长陈江艳表示,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感人事迹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科普教育事业的有力推动,不仅使得科普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与分享,打通了科普“最后一公里”,弥补了偏远地区科普资源短板,更加深了公众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为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毕节市科协将持续抢抓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机遇,充分发挥毕节市科技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全国“大思政”科学实践教学基地的职能作用,在扎实推动科学普及、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提质增效、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上再创新绩,汇聚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科技之光。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