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毕节市老年教育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让银发群体在求知、求乐、求为中绽放新风采。
深化思想引领,筑牢老年教育红色根基
通过“开学第一课”“乌蒙银发大讲堂”等特色平台,毕节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题思政课程60余场,覆盖学员2.3万人次。创新“理论+文艺”宣讲模式,组建“银龄宣讲团”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32场,用快板、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三个重点,构建老年教育支撑体系
在队伍建设上,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通过专题培训、外出研修等方式培养专兼职教师420名,打造“名师工作室”8个,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师资梯队。
整合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资源,建成四级老年教育网络,设立各级老年学校1807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运用“贵州空中老年大学”平台开展远程教育,注册学员突破2.7万人次,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学习,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丰富教育形式,打造特色化课程体系
开设涵盖健康养生、书画摄影、声乐舞蹈、智能技术四大类38门特色课程,组建书法、摄影、合唱团等学员社团56个。
创新开展“老年教育+乡村振兴”实践,在乡村旅游点设立教学基地,开发“非遗扎染”“民族刺绣”等乡土课程。举办“重阳文艺汇演”“银龄书画展”等活动28场,承办贵州省老年摄影大赛等省级赛事,展示学员作品600余幅,获省级奖项12个。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老年教育获得感
毕节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配备智慧教室、健康监测室等现代化设施。实施“银龄关爱”行动,为困难学员减免学费,提供“一对一”助学服务。建立“校社联动”机制,在社区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学员参与青少年托管服务,实现老有所为与幼有所育的有机融合。
凝聚银发力量,服务社会发展大局
组建“银龄志愿服务队”38支,开展理论宣讲、环境保护、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480余次。
在乡村振兴中,52名老年学员参与产业指导,带动800余户群众增收。建立“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存储志愿服务时长2.1万小时,形成代际互助的良性循环。
截至2025年3月,毕节市老年教育参与率达23.8%。线上学习平台访问量突破200万人次,形成“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动局面。下一步,毕节市老年教育系统将持续深化“党建+老年教育”融合机制,探索“康养学游”一体化发展模式,让老年教育成为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谱写银发教育新篇章。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