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3个,占全省三成有余居第一
“毕节”鸡蛋畅销粤港澳的“生态密码”
近日,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撒拉溪社区的盛园蛋业蛋鸡养殖基地,绿树环绕,春意盎然。透过智能化蛋鸡舍的玻璃,只见一只只蛋鸡正在啄食,一个个鸡蛋溜进传送带,一直传输到装蛋车间。工人忙着把带着余温的鸡蛋放进蛋盘、装进蛋箱。
一辆货车停在蛋库门口,等待装货……“这是今天发出去的最后一车货”,养殖基地负责人龙安贵自豪地说:“我们每天要发出1000余件鸡蛋,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直接走进大型商超,很受消费者欢迎。”
离蛋鸡养殖基地130多公里,位于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的贵州高原蓝梦菇业食用菌种植基地,一朵朵香菇圆润饱满、长势喜人。公司董事长陈孟谈说:“我们是通过认证的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去年,销往大湾区的鲜香菇近900吨,产值500余万元。”
毕节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守荣介绍,该市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53个,占全省149个的35.57%,居全省第一,认定产品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禽、蛋等五大类50余种。
来自乌蒙大山深处的鸡蛋、香菇,为何能够闯进沿海“大市场”?
龙安贵快人快语:“品质,好山好水好生态成就了鸡蛋好品质。我们养殖基地海拔适中,绿树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加上这里的湿度、光照适合蛋鸡生长,产蛋率高,品质独特。”
在陈孟谈看来,“毕节”香菇之所以在大湾区吃香,是因为公司采用提供菌种、技术指导、收购产品的“三统一”经营方式,确保了产品质量。此外,2017年获得绿色产品认证,2021年获得有机认证,“双认证”的香菇让大湾区市民吃得很放心。
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创新举措,在生态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
为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毕节市积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威宁荞酥、杨华苹果、冷水河优质大米、猕猴桃、奢香贡茶等29个优质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全市有机产品认证188个,此外,大方皱椒、织金竹荪、威宁苹果、毕节可乐猪等一批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成功申报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全市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达12个。
“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外溢,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盛园蛋业总经理张永建是闻名十里八乡的“蛋王”。3个智能养殖基地存栏蛋鸡140万羽,每天产蛋120万枚。常年带动务工200余人,每人每月工资4000元以上。
在他的记忆中,产品之所以能稳定占据市场,主要是经过了一番“考验”:2016年,鸡蛋滞销。七星关区政府、毕节市商务局立即主动与广州、深圳等商务部门联系引进商家团,对当地的养殖环境、养殖技术、饲养饲料、鸡蛋品质进行考察,最终签下了销售协议。
商家认可,还得消费者接受。“我们当着消费者的面打开鸡蛋,蛋黄黏稠橙黄,蛋清晶莹剔透。顾客现场品尝煮熟的鸡蛋,Q弹嫩滑,口感非常好。”张永建说,独特的品质与口感最终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市场打开了,规模要起来,品质更要有保证。2020年,张永建与股东投资1.5亿元建设了一个100万羽的智能化蛋鸡养殖场。
一栋鸡舍四列八层,存栏蛋鸡10万羽,只需一名饲养员管理。通过智能化控制,养殖场内会自动开水、投料,还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场内环境一年四季都适合蛋鸡生长生产。此外,对选种、防疫、进料等生产环节严格把控,杜绝抗生素、激素、药残,饲料以玉米、大豆等五谷杂粮为主,并辅以独家营养配方。
龙安贵说:“鸡蛋销售,标准化是关键。我们从初捡、分捡、喷码、质检、包装等环节反复筛选,剔除脏、损等不合格鸡蛋,让每一枚都是精品。我们还采用了暗码‘身份证’溯源,确保品质。”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牢牢抓在手上,毕节市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监测。2021年,全市共监测各类样品16800批次,其中农产品样品10100批次,开展农产品基地巡查检查1874个次。
从乌蒙之巅到乌江两岸,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生态特色农产品,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源源不断出山入海,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千家万户的餐桌。(记者 袁燕 谢朝政 尚宇杰 冯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