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国务院 “131”机制办及贵州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的相关部署,全面提升全民反诈意识与防范能力,7月25日,一场以“反诈是门必修课 筑牢防线守好责—‘安’守屯堡文脉长‘顺’联警银护民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安顺市文庙广场热闹开启。
01 线上线下互动强 反诈知识进万家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反诈中心、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贵州银行、贵州广播电视台组织安顺市公安局、人民银行安顺市分行及安顺市有关单位共同开展,创新采用线下互动与线上直播并行的模式,为来往市民及游客打造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反诈“公开课”。
活动选址于安顺古城内的文庙广场,这里既是游客云集之地,也是当地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活动当天,来自全省金融系统的9家银行分支机构及安顺市公安系统的9个分局早早就搭建好了宣传展台,人民银行、金融机构“金铃铛”反诈宣传队与公安反诈宣传员以及志愿者们通过开展“反诈答题集印章”等活动,用精准又通俗的语言,以游戏答题互动的形式,提前点燃了参与者的参与热情。
“我们这群来参与活动的小姐妹都集齐了4枚‘反诈印章’,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领取到了雨伞、书签、冰箱贴、环保袋等一系列实用又心仪的奖品。希望安顺多举办这种类型的活动,寓教于乐,才能让老百姓真的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市民杜女士说。
为扩大活动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现场活动同步在贵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客户端动静新闻、经济频道官方视频号、黔微普法视频号等多个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直播。社区网格员积极将直播链接转发至全省各地社区乡镇,让反诈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据统计,所有直播平台的线上点击量超 120 万人次,有力营造了“全民反诈在行动”的浓厚氛围。
02歌曲地戏趣味浓 反诈知识记得牢
从当日18时开始,活动现场就已人头攒动。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展位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热情地向过往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并组织集章互动活动,现场氛围愈发浓厚。
20时,活动在安顺特警精彩震撼的警棍表演中正式拉开序幕。随后,来自贵州银行安顺分行、贵州广播电视台、安顺市公安局的主持人一同亮相,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活动的背景与意义。
活动中,还开展了多轮反诈小课堂,主持人针对冒充抖音客服类、贷款诈骗类、刷单诈骗类、两卡惩戒类以及AI换脸类等高发诈骗类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让参与者们清楚掌握了各类诈骗的防范妙招。
期间穿插的答题抽奖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市民们踊跃参与,在赢得奖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反诈知识的印象。
当晚活动中,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原创反诈歌曲《全是骗》,巧妙将反诈元素与艺术表演进行了融合,用歌声传递反诈力量,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分行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反诈地戏》表演,独具安顺特色,更是让现场的市民游客在领略地方文化魅力的同时,进一步筑牢了反诈思想防线。
戏中,“诸葛亮”扮演者为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的工作人员袁永松,他表示:“这场反诈地戏主要讲述了诈骗大王胡边派胡车易容成关羽义子关平后骗取汉军粮草,被诸葛亮识破的故事。我们将国家级非遗——安顺地戏与反诈主题相结合,用三国的故事展现诈骗伎俩,借角色诸葛亮之口,来宣讲AI换脸等反诈知识,意义重大。”
据统计,此次活动贵州银行安顺分行等金融机构现场发放宣传折页及礼品3000余份,覆盖古城景区商户、社区居民、游客6000余人。
03行内行外齐动员 反诈宣传成常态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任重而道远,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将持续以“强化协作,强化宣传”为抓手,行内行外齐动员,让全民反诈在行动宣传成为常态。
一方面充分发挥营业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依托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视、ATM等设备中增加反诈安全提示,大堂经理在营业大厅持续开展反诈微宣讲活动,让走进支行每一位客户感受到浓厚的反诈宣传氛围,金融服务志愿者推进反诈“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活动,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传。
另一方面 ,在监管部门指导下,配合完成资金预警对象排查及账户紧急止付,有效阻断诈骗资金转移链条,全力守护金融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为建设平安安顺贡献金融力量。
凡自称平台客服要求转账或索要验证码的,警惕是诈骗电话;不要点击短信、社交软件中的可疑链接,谨防钓鱼网站;定期修改密码,关闭小额免密支付等高风险功能;若遇可疑情况,立即联系开户银行采取账户止付保护措施或拨打反诈专线96110。
来源: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