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地州市 > 安顺

碧水蓝天绿满城——2023年安顺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逐绿奋进,跨越发展。回顾2023年,我们——

植绿有方,全市完成营造林12.87万亩,义务植树405万株,治理石漠化62.8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逐绿得景,2023年1至12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9.2%;12个国控、省控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无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点绿成“金”,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69.06亿元,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49.7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41.31亿元。

生态是安顺最大的优势,绿色是安顺最美的底色。2023年,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协同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

  增绿护绿 厚植生态底色

青山常绿,后继有林。在安顺,每年春节假期结束上班第一天,全市干部群众上山植树,已成为新年开工的头一件大事。连续九年开展四级干部义务植树活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绿色清明+”等义务植树活动不断走深走实,植绿护绿爱绿氛围如同无声春雨浸润人心。

2023年,全市完成营造林12.87万亩,树种结构调整面积1.5万亩,义务植树405万株,治理石漠化62.89平方公里,创建省级森林乡镇4个,省级森林村寨18个,景观优美村寨6个,省级森林人家22个。全市乡村绿化率调查结果稳定在51%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造绿可贵,护绿更可贵。

秋冬季节,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期,安顺大大小小的山林,总能见到护林员们戴着袖标,扛着森林防灭火工具,按照护林责任网格的路线巡山,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记录汇报。

2020年,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翁寨村村民伍瑞尧成为了一名护林员,三年来,他日均巡山20多公里。他说:“作为护林员,守护好这一片山林是我的职责。”

三分造,七分管。为更好地植绿、护绿,2023年我市持续推进林长制工作,及时印发总林长令9份,全市2052名林长开展巡林2.1万人次、市县级林长发现并解决问题135个,有效助推林业工作成效,实现了“山有人看、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2023年全市围绕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草原灾害防控等涉林重点工作进行调度,各项工作序时推进有效落实。”市林业局副局长王胜富说,守护森林,把好“林”门,离不开各级林长和各地护林员的努力。

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1373株古大树名木均构建起台账式管理和保护工作机制。

  防治结合 筑牢生态屏障

清晨的虹山湖公园,波光粼粼、鸟语花香。不少市民早早来到公园,或漫步于林间小道、或锻炼身体、或闲坐聊天,尽享闲暇时光。

“现在的虹山湖公园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这是市民顾凌晨对虹山湖公园的赞美。

惬意风景的背后,是我市对生态环境持之以恒的保护。

2023年以来,我市积极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攻坚克难、精准发力,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共建一幅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

看水质,2023年我市全力推进《安顺市“十四五”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和任务,全市涉及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项目27个,已完成14个。并联合16家部门制定实施《安顺市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态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持续开展13个黑臭水体监测,水质监测结果为非黑臭水体,达到长治久清要求;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按季度开展水质监测,全市33条河流54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闻空气,我市制定实施《安顺市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安顺市中心城市轻中度污染应急管控督查方案》等,启动9次轻、中度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管控天数35天。加强秸秆焚烧、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管控和移动源污染防治,对相关部门、县区落实调度安排情况开展27次督查,秸秆焚烧管控巡查80余次。持续开展台泥水泥、港安水泥、华兴玻璃、华润水泥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总投资1.2亿元,争取中央资金0.47亿元支持企业改造。

防污染,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推进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动态核实地块是否需要开展调查并督促土地使用权人开展调查工作;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实施《2023年安顺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对辖区内49家经营单位、产废单位危险废物标识标牌、管理计划申报等规范化管理情况开展评估;在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制定实施《安顺市2023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从严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发现一般环境隐患198个,已整改完成198个,整改率100%。

绵绵发力,久久为功。过去一年,我市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始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1至12月,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2%,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为99.2%;12个国控、省控主要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无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点绿成“金” 实现生态富民

走进西秀区国有甘堡林场梅腰工区,阳光微微透过树梢洒在林间,林地里一株株黄精迎着冬日暖阳茁壮成长。

“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林地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贵州京之安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说,自2022年启动梅腰工区林下中药材种植以来,公司已种植黄精200亩、重楼100亩,带动就业1.4万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40多万元。

据了解,我市林下种植可利用林地面积达28万余亩,通过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草等林下种植产业,既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也助力了群众增收致富。

在关岭自治县上关镇上关产业园的林下养蜂基地,一片树林下,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排列着,养蜂工人正仔细查看蜜蜂生长情况。

“这块基地有100箱中华蜂,主要出产白刺花蜜和百花蜜。”关岭上关冬足仕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靖说,近几年来,合作社通过生态产业化之路,整合林下蜂宜养林地资源,已打造5个林下蜂养殖基地,其中关岭本地4个,自养及带动基地周边138户蜂农养殖蜜蜂1000多箱,产品远销省内外,供不应求。

然而,我市不止有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作为旅游城市,安顺市乡村绿化率调查结果稳定在51%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极为丰富。在炎炎夏日,来安顺赏青山绿水之美、享森林康养之乐,成为了不少游客的度假首选。近年来,我市以黄果树旅游区柏联温泉、普定县补龙村阿龙谷等为代表的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安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战略定位,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点绿成‘金’,生态富民。”王胜富说,2023年,我市紧扣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品牌经营、转型发展,加快推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真正实现林下经济助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林兴民富。

截至2023年12月,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69.06亿元;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149.7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41.31亿元,成立产业协会推进金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4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2个;培育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10个。

来源;安顺日报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