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安顺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 凝聚共奋进磅礴力量

图片

2023年,我市各县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文化品质,聚力品牌打造,亮点纷呈,多面开花。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持续繁荣文艺事业,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经济发展,有序推进文化惠民,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带动文化创新,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安顺新篇章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推动安顺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西秀区

“两中心”“融”出特色“合”出亮点

图片

文艺志愿服务进社区

今年以来,西秀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以新媒体赋能文明实践活动,创新线上线下沟通互动协同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打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关心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两中心”相互借力、抱团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为融媒体中心提供一线新闻线索与报道;融媒体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精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的新闻线索,策划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制作了群众关心的融媒体产品120余个;“两中心”共同搭建线上线下开展为民服务实践、融媒体传播活动的便捷渠道,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乐民生、汇民力、暖民心。

“两中心”集聚有力量,服务有温度。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格阵地和融媒体中心传播矩阵的优势,建立“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机制,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融媒体宣传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融媒体中心开创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闻专栏,不断推出见实效、可复制、能推广的高质量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目前,全区共有836支志愿服务队,150258名志愿者,“孵化”了8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围绕传理论、解民忧、树新风、兴产业等,打造了“理论宣传二人讲”、北街快板、旧州花灯、“苗语连珠”“戎耀西秀”“好媳妇”“萤火之光”“干部认亲·关爱暖心”、彩虹社区“靓丽楼栋长”“靓丽星期五”“蜡出我的真心·染出你的幸福”等志愿服务品牌,涉及理论政策宣传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保健、科学科普、法律服务等,实现了“群众需求上得来,志愿服务下得去”。

“两中心”融合发展、全面推进,探索形成“媒体融合+文明实践”工作格局,推动“两中心”融得了、融得顺、融得好,有实绩、有案例、有品牌,不断将文明实践带到群众“家门口”,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平坝区

以特色宣传塑屯堡文化品牌

图片

屯堡家国600年文艺展演现场

今年7月,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全会决定,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平坝区紧抓机遇,巧借天龙屯堡优势,“矩阵式”大力做好特色宣传,塑造屯堡文化品牌,助力屯堡文化保护与传承。

今年,以“深化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九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天龙屯堡古镇开幕,平坝区不仅做好户外宣传,还邀请中央、省、市3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沉浸式宣传报道。

大会期间,新华网客户端报道的《第九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平坝举行》《安顺谋划建设沉浸式旅游产业业态加快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阅读量分别为134万人次和152.3万人次,同时,推出的大会开幕式图文直播引发群众关注和转发,观看点击人数达51万人次,为宣传推介天龙屯堡增添了浓墨一笔。平坝区融媒体中心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平坝融媒”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大会。目前,平坝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大会相关报道26条,总浏览量约21万人次,其中,“平坝融媒”视频号推出《【山水屯堡·魅力平坝】2023平坝旅游形象宣传片首发!!!》视频,以电影的画面质感和叙事镜头展现平坝山水和屯堡文化魅力,稿件阅读量高达16.9万人次。

在联动宣传方面,今年3月,贵州广播电视台推出由专家学者和优秀基层干部共同参与的“1+1”互动式宣讲节目《“”进的力量》,节目拍摄组在天龙屯堡走访、调研、拍摄5天,通过探访天龙屯堡,以屯堡文化为切入点,探寻贵州文化的丰富内涵,共推出《“黔”进的力量|<新“黄金十年” 贵州文化何以自强>》《“黔”进的力量|贵州是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黔”进的力量|黔中屯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贵州孤本》等系列稿件,大力宣介屯堡文化。

今年9月,全广网视频号推出《探寻600年的大明遗风,领略贵州屯堡文化魅力》天龙屯堡宣传视频,视频一经发出便被广泛点赞转发。全广网网站、环球时报客户端、全广网搜狐新闻、全广网今日头条、全广网微博号、全广网抖音号均转载刊发了视频,其中,全广网微博观看量为12.6万余人次,宣传视频得到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博号认可和转载,转载的视频观看量达11.1万余人次。

普定县

“文艺轻骑兵”宣讲接地气

图片

“文艺轻骑兵”进乡村

今年以来,普定县通过“理论宣传二人讲”、“文艺轻骑兵”进村讲等方式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

“新农村,有奔头,步步更上一层楼”“不要等来不要靠,懒惰思想要甩掉”“干部群众齐努力,脱贫攻坚定打赢”……国庆期间,2023贵州(安顺)屯堡文化节系列活动——普定县花灯、高台地戏展演活动在普定县穿洞广场举办,此次活动以志愿者文艺演出和文艺宣传为主要形式,策划、编排一批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特色文艺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唱响党的“好声音”。

今年以来,普定以“理论宣传二人讲”“文艺轻骑兵”进村讲为载体,以普定县文联各艺术家协会“文艺轻骑兵”为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文化宣传、文化引导,营造接地气、有交流、合民意的宣传氛围,用丰富的宣传方式,积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再进乡村、军营、社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普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普定县共开展各类理论宣传宣讲150余场次,举办“文艺轻骑兵”进院落、进田野、进车间、进军营、进社区16场次,覆盖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

镇宁自治县

根植红色沃土 讲好镇宁故事

图片

各级媒体走进镇宁采访

今年以来,镇宁自治县充分发挥县域内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抓好理论学习,推动理论传播渠道不断延展,不断唱响主旋律,夯实思想根基,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立足镇宁特色,持续创新传播手段,做好对外传播工作,多平台、多视角讲好镇宁精彩故事。

方向明才能思路清,思路清才能谋划准。镇宁用好用活县内丁旗街道马鞍山社区、简嘎乡岜怀村纳孝组,良田镇板袍村、沙子乡弄染村,陆瑞光纪念馆以及镇宁自治县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党史相结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镇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通过参观陈列馆、聆听革命故事、观看实景情景剧、缅怀革命先烈、重走长征路等形式,就近就便利用县域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或党性教育73次,覆盖党员1198人次,以红色文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思想如炬,引领未来。镇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热点、突出重要节点、打造本地亮点,强化内外联动,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对外宣传的好声音持续唱响,不断展现镇宁把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现实而踏出的铿锵步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全力打造全媒体传播格局,围绕镇宁成立60周年发展成就、“四新”“四化”亮点举措等,创作出一批符合时代主旋律、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展现镇宁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精品。同时在对外宣传上持续发力,推出《镇宁蜂糖李我选“蜜思你”》TVC广告,《瞧“桥”镇宁新变化》《飞“阅”镇宁》《回味镇宁美食》《图画镇宁》等一批视角独特、题材新颖、表现鲜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媒体系列作品并获得广泛关注,视频最高播放量达300万人次,直播点击量累计达24.8万人次;在第二届蜂糖李节、2023年贵州·镇宁黄果树半程马拉松等系列活动中,新媒体直播单次直播观看人数超10万次,点赞量超25万次。

持续强化与各级媒体的沟通对接、联动宣传,积极邀请各级媒体、网络大V等走进镇宁,通过重点策划、专题报道、系列宣传、活动直播,将镜头对准群众,对准火热的生产一线,用生动的笔触、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全方位、多角度讲述自己眼中蓬勃发展的镇宁,助推“甜蜜镇宁”品牌打造。其中推送稿件《贵州镇宁:“村BA”带火节日经济 展现乡村新风貌》被新华社、人民网等多家媒体采用;新华社客户端要闻关注《小李子做成大产业--贵州镇宁蜂糖李基地蹲点见闻》,总阅读量超240万次。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全国人大代表卢丹参会为契机,策划主题宣传“带着照片上两会”等,《人民日报》3天连续刊登卢丹采访报道;贵州日报7天4次刊登卢丹采访报道。

2023年以来,17条电视新闻被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贵州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栏目采用。市级以上媒体平台刊发镇宁有关宣传报道共计2996条,其中中央级媒体平台564条、省级媒体平台1377条、市级媒体平台1055条。

关岭自治县

唱响主旋律 凝聚正能量

图片

苗族“四月八”民族风情节

今年以来,关岭自治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思想、新气象、新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关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大力挖掘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是关岭自治县结合自身特点、立足自身特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重要举措。

今年2月,关岭自治县举行“大地上的乡愁——关岭乡土文化构建系列丛书《关岭旧志四种》”首发式。此系列丛书编纂、点校全方位收集、整理、归纳了关岭历代文献、方志,撰写了地方历史文化,建立完整了研究关岭文化的资料系统。

以“大地上的乡愁——关岭乡土文化构建系列丛书”编纂工作为起点,该县相继出版发行了《关岭旧志四种》《人间气息》,创办文艺季刊《黔岭》并出版发行四期,编辑出版《关岭文物古迹拓片集》,收集整理《凡化:时间深处的故事》《盘江小调:生命里的歌唱》等村落口述史。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保护方面,关岭自治县成功举办了“布依三月三”民族文化节、苗族“四月八”民族风情节、“六月六”布依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动6场,服务群众达5000余人次。同时,持续推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91名第二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3项第二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创办涵盖刺绣、织锦、蜡染、银饰等非遗文化的民族文化产业园,开设《传承民族文化·讲好关岭故事》微纪录片专栏,推出《关岭布依铜鼓》《关岭民族传统服饰》等非遗微视频。

此外,关岭自治县还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主线,以发动群众读书提智为目的,鼓励和引导社会、协会、企业等力量参与其中,积极开展“我们的中国梦·送文化下乡”“村晚”“阅读最致远·书香誉瀑乡”“书香关岭·阅读有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组织、指导、承办、邀请文化惠民演出完成18余场,向群众赠送各类图书上万册。

紫云自治县

“三加强”提升文化服务效能

图片

苗族敬酒歌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不断加强文化惠民活动、文化文艺创作、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战点作用发挥力度。持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惠民活动31场(次),开展“启航新征程 丹青谱华章”新春书画摄影展、“文旅紫云亚鲁故里”群众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8场(次)。组建基层文化文艺培训队伍,深入13个乡镇(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型社区,开展舞蹈、文艺表演培训,受众人员近300人。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6月21日成功承办安顺市2023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同时,持续推进《千年亚鲁王》舞台剧演出,创作演出苗族舞蹈《多情苗乡等你来》、古典舞《水墨中国扇韵》、布依族舞蹈《丰收的喜悦》、舞蹈《美丽中国》等一批文艺精品。选送《紫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思考》获省社科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二等奖。申报2023年度省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1个,现已通过市级审核。

此外,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田野工作室深入基层,持续收集遗留在民间的亚鲁王文化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保护,积极传承和保护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亚鲁王文化。同时,认真编制紫云自治县“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在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中互鉴交融。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县古迹进行拓片,编辑《仁者寿——紫云拓片集》正在终审。收集东西部协作故事,编撰《山海情深——从青岛即墨到安顺紫云》正在终审。

安顺经开区

繁荣文化事业 深化文旅融合

图片

牛蹄关村一角

掩映在山色中的博物馆群、非遗造纸工坊、医养馆、民宿建筑……冬日,走进位于安顺经开区幺铺镇的牛蹄关村,这个美丽静谧的民族村落更添一抹诗意。这个游客们争相探访“打卡”的旅游目的地,刚刚获评“全国十大美丽乡村”。

从曾经的国家一类贫困村,到如今形成“博物馆群+产业”的定位布局,达到“田园风光+农产品深加工+医养+文化旅游”的集成示范。牛蹄关村通过政府引导,发动社会力量与当地村民一起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实行“六一四有”等工作措施,通过厚植文化、引入产业,以文化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方式,使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多文化形态在此交融,深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今年,牛蹄关贵州土纸在全国“破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亮相中国国家美术馆展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得以保护、传承、延续和发扬,让更多人了解到贵州土纸的价值和深厚文化魅力。

牛蹄关村的“出圈”,只是安顺经开区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发挥集群示范效应、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一个缩影。安顺经开区持续挖掘阿歪寨、牛蹄关文化特色,举办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省内外文化专家座谈交流、共话发展。今年,举办四省一市企摄协“跨区融合·共促发展”联动活动、“美术里的牛蹄关”采风活动、“文化会客厅”暨全省文化馆乡村振兴联席交流培训活动等系列活动,促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安顺经开区坚定发展信心,繁荣文化事业,深化文旅融合。阿歪寨项目获2023年文旅融合创新示范项目提名,文化铸魂展形象。推动大型史诗歌舞剧《大明屯堡》复演,助力旅游业复苏发展。安顺经开区合唱团获“讴歌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23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全省第四名,充分展示了安顺经开区干部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并举办“欢乐非遗+爱在经开·情满杨湖”徒步、“魅力安顺经开·乐跑足海一夏”全民健身跑、“魅力经开·荷你相约”旅游季等活动3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持续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向好发展。

黄果树旅游区

聚焦特色优势 做强旅游品牌

图片

夜游黄果树

今年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围绕黄果树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聚焦特色优势,持续宣传发力,切实为全市建设一流旅游城市做好宣传服务保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向外展示丰富多彩的旅游形象,黄果树旅游区依托“黄果树大瀑布”这一“特意性”资源,不断开发夜间旅游新业态,聚焦夜经济宣传造势,吸引人气,为传播世界级旅游景区形象讲好夜游故事。

今年以来,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黄果树旅游区围绕夜游黄果树项目持续跟踪宣传报道,并邀请主流媒体开展世界级旅游景区蹲点报道,推出《“共建世界旅游目的地”调研行之一“一棵树”的新使命——解码贵州旅游恢复增长之黄果树旅游区》等系列报道10余条。同时,与省、市联动邀请网络大V、欧亚国家媒体记者走进黄果树体验夜游黄果树项目,进一步扩大黄果树景区知名度。

在今年暑期,黄果树啤酒节、龙虾节、音乐节、电音节等丰富多彩的夜间文旅活动轮番上阵,为黄果树景区宣传造势注入强劲动力。黄果树旅游区积极联合全网开展跨平台、多媒体、全覆盖宣传,迅速点燃夜游热情,持续助力黄果树景区“出圈出彩”,第七届啤酒节成为暑期最大热点,全媒体整体曝光累计达3亿次。

此外,黄果树旅游区强化宣传阵地作用,加强与安顺旅游集团宣传营销对接,在全国热门城市启动建设8大营销中心,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持续在吸引游客上做好宣传文章,推动黄果树旅游复苏专栏话题持续升温,主流媒体推出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白天晚上同样精彩》等文章持续引发各界关注。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记者综合报道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举报】 来源: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