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安顺

育好一颗“金果” 壮大一项产业——安顺市金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该如何充分发挥农村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安顺,金刺梨这一过去生长在深山的“野果子”,逐步壮大成促进百姓增收的“致富果”,2015年,“安顺金刺梨”获得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2016年“安顺金刺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数据显示,通过全产业链培育壮大金刺梨产业,2023年,全市金刺梨产量达1.4万吨,收购均价4.5元每斤,一产产值达1.26亿元,预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4.3亿元以上。较2022年同期相比,产量、收购价、总产值分别增长0.36%、18.42%、7.5%。

安顺是如何做到的?记者调查发现,为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特色资源优势,安顺利用适宜金刺梨成长的地理区位条件,近年来努力提质增效、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持续打造优质产品、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全产业链培育壮大金刺梨产业。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安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将“安顺金刺梨”作为全市第二大特色产业来抓,加工企业不断落户安顺,让金刺梨这一独特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截至目前,全市金刺梨累计种植面积达9.42万亩,培育金刺梨加工企业13家,小小金刺梨产业渐成气候,逐渐成为当地人的“致富果”。

 从“野果子”到“金果果”

冬季里,空气中增添了几分寒意。在西秀区双堡镇大坝村的山地里,随处可见管护金刺梨的村民。

大坝村是远近闻名的“刺梨村”,也是西秀区乃至安顺市最早大规模种植金刺梨的乡村之一,自2008年开始种植金刺梨以来,全村金刺梨累计种植面积达5300亩,丰产面积有2500多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因发展金刺梨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乡村振兴“大坝模式”就诞生在这里。

在很早以前,“金刺梨”还只是生长在安顺山间的一颗“野果子”。长期以来,这种野生刺梨被认为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安顺民间谚语中就有“刺梨上市,太医无事”的说法。

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显示,在每100克刺梨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1000毫克,远远高于其他果蔬。同时,它所含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衰、防癌、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

如何把“野果子”变成致富产业,安顺很早就展开了探索。

实现规模化种植,首先要解决品种问题。早在1990年,安顺老落坡林场职工子弟段顺莉在山间偶得野生无籽刺梨苗1株,便带回家中栽培。经过精心种植和管理,植株发展至10余株。

2003年,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对段顺莉发现的野生无籽刺梨进一步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培养而成光枝无籽刺梨,即“安顺金刺梨”。金刺梨富含SOD酶、叶酸、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还原糖、多种矿物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每一个新品种的培育成功,背后都是许多科研人员多年来的汗水与努力。”安顺市林业局副局长王胜富说,无籽刺梨这种野生果要走出大山并不容易。

“我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2008年,我在安顺最先试种了23亩金刺梨,三年后挂果,亩产达到了2000斤,价格很不错。”大坝村村支书陈大兴是安顺第一批尝试种植金刺梨的农户之一,也因此揭开了带领大坝村群众发展金刺梨产业脱贫致富的新篇章。

物以稀为贵。借助金刺梨“维C之王”的美名,第一批金刺梨鲜果刚上市就卖出了好价钱,最高每斤卖到30元,均价超过每斤20元,昔日长在山间的“野果子”,一夜之间变成供不应求的“金果果”。

直接的经济效益吸引了其他村民。不久后,大坝村的2300多亩土地和荒山全部种上了金刺梨,成为安顺种植最早、规模最大的金刺梨种植基地。

2012年,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推进,安顺将金刺梨作为地方稀贵品种推广发展,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安顺金刺梨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安顺市金刺梨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和《安顺市金刺梨规模化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把发展金刺梨产业作为重要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在全市各县区大规模推广金刺梨种植。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达21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2.5万亩。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区、镇宁自治县等各个县区均有种植,覆盖全市48个乡镇316个村。

“野果子”摇身一变成为“金果果”,越来越多的村民因金刺梨致富,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坝村则借助金刺梨产业甩掉了省级二类贫困村的帽子,戴上了“别墅村”的光环。到2017年,全村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从2008年的1900元增加到1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累计达350万元。

 在产业化道路上探索前行

每一个乡村特色产业的产业化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安顺金刺梨”产业也不例外。

2012年以来,在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伴随着大量鲜果涌入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金刺梨价格出现断崖式下滑。

“大概在2015年左右,全市各地大量金刺梨挂果上市,价格突然从二三十元跌至一两元,老百姓怎么都想不通。”西秀区刘官乡金土村金刺梨种植大户田恩成2012年开始种植金刺梨,没想到第一批金刺梨果上市就迎来了价格暴跌,种植的400亩金刺梨损失了20余万元。

“农特产品深加工是农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产业化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西秀区林业局副局长张益林表示,在金刺梨产业发展初期,深加工短缺一度成为金刺梨产业化道路上的绊脚石。

产业一头连着基地,一头连着市场。为了补上短板,抓住市场链接这个“牛鼻子”,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安顺第一家金刺梨深加工企业,于2015年初正式投产,是一家集金刺梨产品加工、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同年,大坝村陈大兴找到贵州科学院,寻求帮助与合作。依托贵州科学院等研发技术力量,2015年年底成立安顺市大兴延年果果酒加工厂,生产研发金刺梨干红果酒、金刺梨白兰地、金刺梨饮料等系列产品。

2016年,安顺成功引进贵州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普定工业园区,该公司以金刺梨为主要原料,是开发高端功能性保健饮品的食品加工企业,拥有榨汁生产线1条,灌装线5条。

不过,仅靠天赐贵宝、大兴延年果果酒、春归保健科技这几家深加工企业,短时间内并不能支撑起“安顺金刺梨”大产业。“刚生产的金刺梨产品要开拓新市场、让广大市民接受与消费也需要一个过程。”张益林坦言,这3家深加工企业前期因产品销售情况不佳,基本处于亏损状态,短时间内无法消纳全部鲜果。

一边是深加工企业无法消纳的金刺梨鲜果,一边是受政策扶持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据统计,到2018年,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达30万亩。

供需关系的矛盾直接影响到金刺梨种植户的积极性。“安顺金刺梨”产业化道路上遭遇新的困境:受金刺梨鲜果收购价格波动影响,部分农民种植金刺梨的信心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农户对金刺梨后续管护重视度不够,导致虫果、烂果问题出现。

“金刺梨管护不当,直接导致鲜果质量层次变差,不仅鲜果卖不出价钱,加工企业也难以收购,让金刺梨鲜果滞销的问题更加凸显,少数村民放弃管护,甚至将金刺梨铲除掉改种其它农作物。”张益林分析说,收购鲜果不积极,会传导到上游影响农户管护、采摘积极性,进而伤及产业发展根本。

由于市场消纳有限,农民种植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挫,引发很多地方改种其他作物,金刺梨种植面积呈现逐减趋势,逐步趋向理性。据不完全统计,到2021年底,全市金刺梨产业累计种植面积下降到3.48万亩。

“10多年来,‘安顺金刺梨’的产业化之路一直在探索推动发展,虽然有波折,但是现在已经总体呈现向好态势。目前,围绕种植、加工、品牌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全市正在逐步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的六统一发展格局,推进金刺梨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成安顺产业特色名片,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王胜富表示。

 全链条发力谋求新突破

问题所在就是潜力所在。虽然难题不少,但业界对安顺金刺梨产业的未来发展仍充满信心。

“作为地方稀贵品种,‘安顺金刺梨’是人无我有的产业,既可以避免产业趋同,又利于不断拓展市场。”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文凯表示,随着金刺梨药用功能与保健功能的发掘,为发展金刺梨生物制药与天然保健品展示了十分美好的前景。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金刺梨、维生素C功效的认识持续加深,为产品扩大市场创造了新契机。“通过近十年的深耕与市场推广,近几年销售呈增长趋势,今年我们的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这充分说明‘安顺金刺梨’产品独特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贵州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泉表示,这些年来,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金刺梨系列产品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乘势而为,迎难而上。2022年,在抢抓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上,安顺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创新整合涉农资金组建SPV公司,将金刺梨列为全市第二大特色产业壮大培育。

打造高标准的种植基地。“只有管护上去了,鲜果质量提高了,金刺梨产业持续发展的根基才会更牢固。”张益林介绍,西秀区牢牢把握安顺市将金刺梨作为第二大特色产业发展契机,采取现场培训、集中教育等方式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广大种植农户更好更快掌握金刺梨种植技术要领。同时,通过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做好各环节技术指导,提升金刺梨基地管护水平,推进全区现有2.57万亩金刺梨标准化管护。

此外,在安顺经开区,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的思路,2022年以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动员农户将集中连片土地和碎片化坡地以山地入股等方式种植金刺梨,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15万亩。“安顺经开区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农户们重拾种植信心,以标准化种植实现‘种一亩得一亩’,有效推动金刺梨产业稳步发展。”安顺经开区农林牧水工作组组长臧胜碧说。

培育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一个产业舰队,必须培育实力雄厚的旗舰。针对金刺梨深加工能力弱的问题,安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全市现有金刺梨加工企业13家(含金刺梨SPV公司7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上规入统企业4家。已开发的刺梨产品达40余种,品类包括食品饮料类(刺梨饮料、刺梨果脯、刺梨糖、刺梨酒、刺梨果冻等)、保健品类(刺梨原汁、SOD浓缩口服液、胶原蛋白等)、护肤品类(刺梨面膜、洁面乳等)。

扩展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只有品牌影响扩大了,市场销售更好了,才能激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村民做好管护的自觉性。”王胜富介绍,为扩大金刺梨品牌,安顺正全力推进“安顺金刺梨”区域公共品牌申报打造,并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安顺金刺梨”品牌,2023年在广州、深圳、长沙、厦门、成都等地举办金刺梨产业发展推介系列活动8场,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刺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带动扩大刺梨产品市场销售渠道。如今,全市已打造近20种产品品牌,培育了“之梨”“魔梨”“果夫派”“黔力宝”等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的品牌。各类产品已远销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甘肃、新疆、云南、四川、广东等10余个省份。截至今年11月,销售额达3.26亿元。

创新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方式。“金刺梨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可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衔接、渗透融合和延伸,可催生新的产业业态。”臧胜碧介绍,安顺经开区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正以幺铺镇6个村(居)抱团打造十里荷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集成示范带为契机,采取“文化+种植+旅游+康养+”方式扩大提升金刺梨的“非农”价值,着力把幺铺镇打造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温泉康养、创意果园、农耕体验为一体的“中国金刺梨小镇”。目前,中国金刺梨小镇飞龙谷度假区乡野高端住宿、户外营地休闲、刺梨文化体验等文旅项目已开始营业。

育好一颗“金果”,壮大一项产业。“随着各环节的突破,我们相信‘安顺金刺梨’产业将不断走向新的发展黄金期。”王胜富说。

来源:安顺日报

【举报】 来源:安顺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