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是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刚刚过去2022年,安顺坚持把抓好工业作为重中之重,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现代能源三个首位产业产值占比达66%,安大、安吉、风雷等一批重点企业加速发展。
迈入2023年,安顺将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鲜明导向,全力推动工业实现大突破。围绕培育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力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构建“一核两翼三融”产业体系,加快贵飞产业承接转型发展,开工建设商业运载火箭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安吉产业园、安大产业园建成投用,提振安顺装备制造雄风。
转型 让老牌企业脱胎换骨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胡林荣去年被授予首届“安顺杰出人才奖”提名奖,在他看来,企业想要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产品必须顺应市场需求持续地更新换代。
“我们的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这几年的不断摸索,实现了公司产品整体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国内产品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也创造了多项制造领域知识产权,‘软实力+硬设备’的双向加持不断充实黎阳国际的市场竞争力,使黎阳国际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得到均衡发展。”胡林荣表示,黎阳国际作为泛长江三角洲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参与国家“两机”重大专项,承担长江1000发动机低压涡轮后机匣单元体、风扇轴组件等零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并于2021年成功交付若干套。2022年,公司在原有配套产业供应的基础上,又顺利承接CJ2000大飞机项目的风扇轴生产订单,以黎阳国际承接商用发动机组件生产任务为标志,贵州民用航空产业成功跻身国内一流民用航空动力装置配套供应商,助推贵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
黎阳国际是安顺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代表。作为贵州省“1+8”国家级开放平台,安顺高新区积极依托军工企业创新资源和装备产业的雄厚基础,围绕国防、民用航空需求,采取“整机带配件”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航空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等,推进航空产业高端化、服务化、系统化、集群化发展。
同样是安顺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典型的贵州风雷航空军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航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空投空降系统、电子对抗系统(诱饵发射装置)、地面保障检测设备等产品为主,是国内各型军用飞机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如今的风雷拥有500多项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实现了全景式、体系化、规模化、系统化进程,按照“数字化、精益化、模块化”发展路线,风雷分类分族构建8条精益生产线,其中脉动式装配生产线,年产量达到6000台(套),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能力。
同时,风雷也是国内最早获准国家定点专业生产医用高压氧舱产品的厂家,近年来,通过加强与上海复合材料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在医用高压氧舱、各类低压舱及舱群的基础上,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压富氧舱产品,目前企业低压氧舱系列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5%。
园区 让产业集群渐成规模
航空装备制造业作为贵州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分支,是贵州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引领,也是贵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当前安顺正抢抓机遇,积极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项目建设。聚焦龙头引领、产业配套、产城融合,激活航空制造新引擎、构建航空工业新格局、做优航空产业新生态,切实打造航空产业城发展的良好生态圈,闯出贵州航空产业发展新天地。
走进西秀区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管理部副部长杨晋正在监控电脑屏幕研判生产数据:“新产品的交付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抓紧。”
作为贵州省民用航空产业重点项目,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约30亿元。新构建民用航空环锻件生产线、航空中小规模锻件智能化生产线、难变形材料异型环锻件极限尺寸制造等专业化制造平台。作为贵州省民用航空产业重点项目,迈出了加大专业化高端民用航空环锻件发展投入、融入全球航空装备制造供应链的关键一步。
依托安大航空锻造产业园项目的推进,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正式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发展,2022年完成新产品开发1100余项;航空锻件市场占有率达到37%;实现新区转产130余项新产品生产交付。
“作为中国特种锻造的行业领跑者,安大聚焦做强拓宽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科技创新方向,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效益化,充分发挥老牌国企的历史动力和创新活力。”杨晋表示,安大是首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其中智能环锻生产线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锻造工艺设备,生产线从棒料到成品环件“一键式”产出,全流程工序自动化运行;设备运行均使用数控程序,全过程数字化控制,生产全过程具备专业化锻造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线在加快产品生产交付进度、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研发制造能力方面实现了全新的跨越。
未来,安大将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专业锻造技术相融合,通过智能环锻的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现代化标准的航空锻造产业园区建设。园区项目规划民用航空环形锻造生产线、大型航空环形锻造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精加工配套生产线及前后端物流仓储、航空材料研发中心等专业化制造平台,加快推动专业锻造向高端、智能、绿色、精益、融合方向升级跨越。
安顺经开区作为全国26个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4个专业型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在整机研发制造、零部件制造、机载设备研发制造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形成从飞机和发动机整机设计、制造、试飞(试验)、服务保障及其零部件专业化配套保障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围绕“航空产业城”建设,安顺经开区航空产业园(“穗安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63亩,分两期实施建设,将引进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入驻,打造区域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链,进一步推动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项目一期占地面积219.69亩,总建筑面积192302.11平方米,其中:厂房177602.06平方米、研发用房13935.05平方米、设备房765.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4037.12万元。据悉,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后,可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并可容纳约40家企业创业兴业。
同时,安顺经开区还将围绕航空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发展航空装备整机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航空维修改装与保障服务等全产业链航空产业,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