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风暖春山早茶香——贵山“观茶”系列报道之普安篇

【编者按】

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山水,钟灵毓秀,藏珍蕴奇。坡头山岭上,700多万亩茶园正成为百姓的“绿色取款机”。茶,是东方的“古老神树”,是贵州的“绿色宝贝”。“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具有发展茶产业的优良生态条件,是全国唯一一个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

贵州种茶历史悠久,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全国产茶大省,同时优化营销流通环境,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不断收获茶产业“接二连三”的可喜成果,产业兴带来了百姓富、生态美,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共生共荣,有力地打牢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

正值春风绣绿、春茶飘香时节,记者走进贵山“观茶”,追寻兴茶富民的产业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的欢笑声。

3月底,普安县茶产业传出喜讯:截至3月25日,普安县茶青下树7602.82吨,产干茶1689.52吨,综合产值10.42亿元。

这组数字背后,是普安县充分用好“春来早”的气候优势,盯住茶叶这个“土特产”,上下联动、内外合力,不断滚大“茶产业雪球”,提早迎来春茶采收“开门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普安红”。

2023年,普安县茶园面积达18.3万亩,投产13.1万亩,实现干茶产量9500吨,干茶产值12.95亿元,综合产值17.59亿元,惠及带动农户1.8万户7万余人,户均增收1.7万余元。

普安有点“奇”:每年元旦前后,其他地方数九寒天,这里却暖流涌动,无声细雨和温暖阳光催开了茶山上的“乌牛早”茶树抽出新芽,引来众多省外茶商前来“抢茶”。有茶农这样感言:“早采是个宝,晚采是片草。春茶冒芽要及时采,等不得。”

围绕春茶采收炒制,茶农、茶企、茶师、茶商从白天到晚上依次繁忙、周而复始,就连新春佳节也忙个不停。

是什么力量打开普安县的“财富之门”,让茶农挑起致富“金扁担”,“种”出全县四分之一人口的“茶饭碗”?今年春天,记者两赴“世界茶源地”普安探秘。

茶商“抢茶”吵醒春天

春风未至客先到。普安茶园春来早,是茶商“抢茶”吵醒了春天。

2月初,记者来到普安县江西坡镇和茶源街道,茶山上,“点缀”着妇女、老人和孩子采茶的忙碌身影;黄昏时分,一个个交通要道口车堵人挤,茶青交易火热进行。记者一路留意,外省牌照车辆不少,收茶人掺杂方言的“普通话”让人忍俊不禁。同行人员介绍,时下正是“抢茶”高峰期,普安县活跃着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广东、重庆等10多个省市的上千茶商。

“作为‘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茶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最早开采地,普安茶神谷是‘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这要归功于天赋异禀。”普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匡忠朝介绍,每年隆冬时节,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东南信风在普安相遇,形成时而细雨濛濛、时而艳阳高照的“云贵准静止锋”,加上天生的地热资源和引进优良的茶叶品种,造就了普安春茶早采的独特优势,每年12月下旬就开始陆续进入采摘期。

物以稀为贵,水暖鸭先知。普安早茶吸引外省茶商前来淘金,“抢茶”就成了常态。

在江西坡镇政府会议室里,记者采访了扎根普安近30年的浙商黄金初。他告诉记者,1995年,他随妻子来普安做服装生意,发现普安茶叶质好价廉,是加工名优茶的上好原料,于是就做起茶生意。多年的打拼,他早已在江西坡镇安居乐业,成了“有头有脸”的“上门女婿”。如今,他在普安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加工厂,发展茶叶种植200多亩,成为种茶、采茶、炒茶、卖茶样样都会的“全能人才”。去年,合作社加工销售名优茶3万斤,产值500余万元。

花香自有蜂蝶绕。继浙商进入普安县之后,从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市也涌来了“抢茶大军”,他们用普安茶作原料,按照各种名优茶的先进工艺加工品牌茶,改变了过去普安只能制造传统手工红茶的状况,拉动普安茶青和干茶价格一路飙升。

茶农兴茶“采出”金山

依靠“市场牵手”和“政府推手”,普安县唱响了茶叶“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交响曲。

早春二月的江西坡镇茶山,薄雾挂山腰,茶树吐新芽。每天晨曦之中,奔向茶山的小汽车、摩托车,唤醒了一个个小山村的清晨。茶园里,采茶工穿梭茶垄间,一双双巧手上下翻飞,“摘嫩取鲜”,芽头轻落指尖。

“昨天3个人一共采了4斤茶青,150元1斤,卖了600块。”2月1日早上,在江西坡镇高潮村的茶园里,茶农龙启娇一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她们带着饭菜和水瓶,中午不回家。

龙启娇一家有10余亩茶,其中4亩进入盛产期。为了实现早春茶及时采摘卖好价,她家进行了劳务分工,由开货车的丈夫和刚刚参加工作的儿子、大女儿备年货,自己和公婆、小女儿上山采茶。依靠种茶采茶带来的稳定收入,这一家供出来3个大学生。

茶青采摘在白天,茶叶加工靠晚上。3月21日,记者再次来到普安县,临近傍晚,茶青交易已近尾声,位于茶源街道细寨村的响贡茶叶加工园里,8家小型加工厂灯火明亮。普安县顺江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顺江告诉记者,农历正月初三开始连夜加班制茶,1个多月了没有睡过饱觉,他要连夜指挥炒茶师傅把当天收购的茶青炒好,次日早上由二女儿送到交易市场出售。“只要有茶不愁卖,各省上千茶商来普安抢茶,每天上市的干茶供不应求。”

“绿色银行”富茶农,茶农兴茶逐浪高。普安县种植的“乌牛早”、龙井43号等特早生品种仅春茶一季,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富民效应明显。

高山云雾出好茶,好茶铺出富民路。浙江等省外茶商前来“抢茶”,不断为普安县培养了一批茶产业经纪人和采茶制茶技工,推动普安茶产业做大做强。目前,普安县的“普安红茶技工”劳务品牌旗下的90多支劳务队,涉及采茶技工5万多人。产业带就业,这批采茶技工在家门口有活干,“既挣票子、又管孩子”,促进了和美乡村建设。

内外合力的共赢之路

这是贵茶出山的双向奔赴,也是内外合力的共赢之路。

茶产业是普安县举全县之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首位产业,在乡村全面振兴、东西部协作等“春夜喜雨”的滋润下,贵茶出山双向奔赴之旅步履铿锵。客观地讲,普安县茶产业目前还处于原料供应端,本土品牌茶叶销售仅占一成。但辩证地看,由于有了东部市场、技术、资金的助力,导引基地发展壮大,培养了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这无疑是积极的正向效应。

基于此,普安县发挥“店小二”的服务精神,让政府致力于当好茶农、茶企和茶商的“贴心保姆”,引来兴茶人,培养新茶人,发展新质生产力,把茶产业做大做强。

“在普安,做茶生意基本不操心,服务很到位,我们这些企业有困难,茶源街道负责人随叫随到。”普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何维洒对普安县的“店小二”服务印象十分深刻。这位来自浙江的制茶大师坦言,普安茶叶的先天优势吸引茶企,后天营商环境更能留住茶企。

这是外来茶企的心声,政府服务企业不分内外。

“工厂赶在今年农历正月初三前顺利开工,要感谢我们街道的冯主任,他们大半夜带着技术员上门帮我们修机器呢。”谈及政府为企业服务,陈顺江逢人便夸,“喊他们帮忙,马上就到,想请他们吃个便饭,次次回绝。”

陈顺江口中的冯主任,是茶源街道办主任冯斌。这位皮肤黝黑的基层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生动故事,是普安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茶产业迎来闯进市场的关键一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普安县进一步借力东部茶企,优化营销流通环境,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强化品牌意识,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这些年,为了破解普安茶没有自己“拳头”品牌的短板,顺应全省茶产业品牌化浪潮,在有关方面倾力支持下,普安县重点打造“普安红”区域公共品牌。

2016年,普安县联手国内红茶标杆企业福建正山堂,成立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普安优质茶资源与一流加工工艺联姻;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牵线搭桥,全球最大绿茶出口企业浙茶集团落户普安;2023年,广东省龙门县协作助力,“太姥山·普安白茶”项目上马生产;2023年,普安县在县内培育涉茶主体(合作社)20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国500强专业合作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市场建设方面,“普安红”专卖店或专柜达343家(线下284家、线上59家),“普安红”运营中心10个……昂起“普安红”品牌龙头,普安茶正在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界又一张闪光名片。

“东茶西进”,贵茶飘香。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有了市场和基地的良性互动,有了茶企茶商茶农的携手共赢,普安县茶产业的春天更加生机勃发、化绿成金。(记者 刘莹 陈俎宇 向淳 袁鹏)

【举报】责任编辑:三石-NB33102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