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国现代山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贵州黄牛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贵阳举行。
大会以“山地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共享、协作、创新、发展”为主题,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从产业发展、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经验分享等方面,共同探讨农业产业领域及相关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以教促产,以产助教。这是贵州深耕校企合作、助推产教融合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现代山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大学、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中国贵州黄牛产教融合共同体,由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大学、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牵头成立。两个共团体共计联合149家行业组织、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高质量产教融合样板。
应需而生 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改革方向,将“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三大战略任务统筹推进。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耕作条件相对较差、产业效益相对较低、人才数量相对较少,长期制约着我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两个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有力回应了贵州生态农业和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支持,更离不开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常信表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农业、教育、科技、产业等多方资源有机整合,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
“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山地生态农业及畜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表示,共同体的建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联合政行企校多方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高质量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助推行业企业的技术攻关和品牌成长,赋能区域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这将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山地生态保护及新农科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深化现代整体教育体系改革为抓手,推动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元鑫说——
要在服务产品需求上求创新。全面推进农业产业链供给侧的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协调,不断提升人才教育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
要在整合资源力量上求突破。整合本省的科研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实行跨区跨界的合作,推动供需匹配协同创新,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要在提高培养责任上求实效。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搭建校企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同向的协同的运行机制,培养适合黄牛产业和现代山地生态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龙头引领 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贵州两大农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都有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牵头。
作为中国现代山地生态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贵阳市农业农垦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旗下138个产业项目分布在贵州省9个市(州)35个县(市、区),涵盖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业、市场流通业、粮食产业、种植养殖业、农村金融服务业等。2023年带动全省111.4万农民增收47.4亿元。
贵阳农投集团董事会秘书、投资和战略发展部部长邱凌表示,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个战略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实体共同体,它将汇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打造形成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作为中国贵州黄牛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之一,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2020年3月成立以来,先后在全省养牛重点县成立了11家SPV公司,自营和合作带动的养殖场覆盖20余个县区,联结规模养殖场596个,存栏牛只27.1万头;自主和带动种植牧草30万亩;累计带动1004个合作社和中小企业,带动就业2.2万余人……
“我们将抓住发展机遇,建立以人才链为总牵引,优化教育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四链’融合发展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动合作,共同推动中国黄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黄大杰说。
强强联合 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列出了11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各地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贵州大学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的“牵手”,正是贵州高等学校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人才的生动实践。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玉国说,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是全省农业行业办学规模最大、服务农业产业最全、办学条件最好、农业特色最鲜明的高职学校,是“贵州省农业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近年来,学院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组建家禽产业技术、喀斯特适生植物、食用菌产业技术、辣椒产业技术等研究团队,建成贵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农村电子商务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筹建现代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百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本建立起“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科研基地”的科研体系。
刘玉国表示,共同体的成立,是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作为发起人之一,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将与各方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创新团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农学院党委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连续四届获教育部省属高校典型案例……
作为贵州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大学,贵州大学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同时,与茅台集团、大北农集团、国家天文台等500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实施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支持”“科技特派员行动”“博士村长”“教授、博士进企业”等行动计划,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校地合作覆盖全省9个市(州)各区县。
贵州大学副校长陈祥盛表示,贵州大学将在教育培训、科研与创新、资源整合与合作、社会服务与推广等方面承担高校的职责,发挥优势,集中资源,为现代山地特色产业:茶叶、辣椒、夏秋蔬菜、中药材、肉牛、水果(刺梨)等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推进产教融合的全面落地和深入推行。建立高校、职校与农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加强教学、科研与产业应用的结合,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山地生态农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实习生 蒲师芹 吴昌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