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贵州加速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雁阵”

头雁领飞 群雁伴飞 众雁齐飞 

——贵州加速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雁阵”

春风送暖,贵大地生机勃发、吐绿生金。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下,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坐落于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盘龙村的贵州省梵天菌业有限公司,年生产菌棒5000万棒以上,小木耳长出了“金疙瘩”。

大娄山逶迤北去,桐梓县狮溪镇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复种水稻、油菜的2000多亩连片田间,金灿灿的油菜花吐艳溢香,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画卷徐徐铺展。

北盘江流域北岸,水城县蟠龙镇百车河庭银家庭农场有个“土教授”农场主晏庭银,不仅把猕猴桃种出“甜蜜生活”,还手把手为周边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大家一起过上了火红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贵州立足于生态、土壤、气候等特征,加快建设现代化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雁阵”,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新篇。

  头雁领飞,龙头企业联农带农

2月9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复合发酵青贮项目在全省布局的第三个生产中心落户黄平县。作为省内山地肉牛全产业链重点链链主企业,黄牛集团一直致力于解决省内饲草料资源短缺、外运饲草料成本高的问题。

“饲草料成本占肉牛养殖成本70%以上,实现饲料‘本土化’,有利于降低肉牛饲养成本。”该集团副总经理张勇介绍。

2022年,贵州黄牛产业集团旗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贵州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茅台酒糟等加工副产品,研发出成本低、育肥效果好、能长时间保存和长距离运输的复合发酵青贮饲料。目前实现量产,正逐步推向市场。

复合发酵青贮饲料研发成功,体现出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在主体联农、服务带农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龙头企业助力合作社、家庭农场破解规模小、技术弱等难题,顺畅对接大市场;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进一步深度融入农村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牛羊产业是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一个个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全省各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紧紧拧成一股绳,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深深融入农业产业链。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市民,龙头企业推动贵州特色农特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让更多贵州优质农特产品出山入海。

  群雁伴飞,合作社链接大市场

初春,东风送来阵阵暖意,茶园春茶纷纷冒芽。3月3日,印江自治县洋溪茶叶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带领茶农忙管护,为春茶开采做足准备。

印江自治县洋溪镇党委书记李代国告诉记者,洋溪镇是当地茶叶主产区,多年来借助贵州加速发展茶产业东风,进行规模化发展,逐渐培育出覆盖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在这一发展历程,洋溪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显身手。“从成立之初的小合作社到入选2022年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规范化管理是关键。规章上墙,聘请专职会计严把财务关。”合作社理事长何仁虎对合作社的运营颇有心得,规范化管理带来销路畅通和效益逐年提升,去年总产值170多万元,带动茶农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种得好”“养得好”更要“卖得好”,各类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携手农户闯市场。

黔西北“高原荞乡”,从“苦味道”种出甜日子。威宁自治县谊朋永兴荞制品专业合作社加工的苦荞制品,畅销省内外,苦荞变成农户致富增收的“宝贝”。“一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苦荞卖出好价钱让合作成员户均年收入超3万元。”合作社理事长戴永菊说。

深耕土地,掘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带动了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让农户通过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共同增收,鼓起了腰包和干劲。

  众雁齐飞,新农人耕耘新“丰”景

背倚青山,面朝绿水,龙里县滴水岩家庭农场精心打造的生态农庄和红米基地,分别建在冠山街道平西村和谷脚镇高新村。

高新村是“种粮村”。2021年,到贵州旅游的尹泉生因看好当地生态农业的好前景,流转了116亩土地,当上家庭农场主,规模化种植红米。

“好种,由省农科院提供。好土,高新村土层较厚,适宜种植富硒红米。好卖,主要采取会员制销售,均价28元一斤。”昔日的酒经销商尹泉生,如今说起红米种植如数家珍。

数十公里之外的龙里县湾滩河镇,家庭农场的豌豆尖远销香港,卖出了每斤180元的高价。“准备改造升级分拣车间,打造自有品牌。”农场负责人王明强信心满怀。

贵州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在农业部门支持下,全省3万多个家庭农场在广袤的田畴上辛勤耕耘。

迎着时代的春风,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经营体系日趋完善,与越来越多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2年底,贵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2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3022个、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数量达3.4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农业发展、助农增收的生力军。(记者 向淳)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