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国人大代表、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走上“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姜鹏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第一位走上“代表通道”的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也是连续6年来,第9位走上“代表委员通道”的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
在过去的5年中,贵州共有8位全国人大代表、委员走上“代表通道”“委员通道”讲述贵州好故事,展现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贵州风貌。
一起看看贵州代表委员们的风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用竹编工艺品讲述了赤水当地挖掘传统民族技艺,带领村民脱贫的故事。她说,她们村80%的人住上了小洋楼,60%的人开上了小汽车。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傅信平解密大数据办案“秘笈”。他向记者介绍,通过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住黔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讲述了家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邀请全国人民到中国凉都六盘水来避暑度假。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罗鹏讲述了大数据为货车司机每人每年少一万公里空驶的故事。他说,把货车由大数据的旁观者变成使用者、获益者,有了实惠,每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整个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就指日可待。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为“绣娘”“绣爷”代言,分享了指尖技艺带动脱贫致富的喜悦。石丽平的“鸽子花”苗绣销往了67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像松桃苗绣这样的技艺,在贵州已带动了50多万妇女就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查艳分享了贵州四级远程医疗帮助为百姓提供及时有效医疗服务的喜悦。查艳说,对生命的救治每提速一秒就是一个胜利,贵州率先建立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力保山里的老百姓不仅能看得上病,还能看得好病。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住黔全国政协常委胡国珍讲述了脱贫之后贵州人民的新生活。胡国珍说,现在他们在家门口做刺绣、蜡染、银饰等传统手工,每个月的收入有两三千元,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又发展了富民的产业,还传承了民族手工技艺,可谓一举三得。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姜涛讲述了自己如何把工匠精神转化为科技成果,以及如何传承工匠精神。姜涛向记者介绍,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会加倍继续努力,发挥好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好技能传承,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