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首场“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举行。代表们在北京前方驻地接受采访,贵阳后方的中央驻黔媒体、省内主要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首场采访活动以“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为主题,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兼职)杨三可;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等四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结合所在行业领域和自身工作情况,紧扣主题谈感受、话发展。
“去年,贵州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双一流’高校,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省各族人民的关怀下,围绕‘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以及‘做强贵州大学’战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贵州省科协副主席(兼),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说。
宋宝安表示,为贵州现代化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贵州大学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和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深刻把握人才工作新形势,大胆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
首先是明确引才的目标。围绕贵州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聚焦大数据、能源化工、生物制药、现代制造、现代山地农业以及贵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和20个博士点引培人才。
其次是探索以才引才的模式。贵州大学创新性地实施了“2114”高层次人才引培工程,设立ABCD特聘人才岗,为有志于在贵州发展的青年才俊提供发展平台。
第三,强化平台育才引人。依托“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111”引智基地等各类平台引进、打造国家级人才团队。
第四,注重服务引才。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以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抓手,为拟引进领军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帮助解决人才在配偶的工作、子女的入学、住房公寓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以爱才的诚意和容才的雅量营造贵州大学“近悦远来”人才新生态。
对于如何聚焦国家战略,融入贵州省产业发展大格局,充分发挥“科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宋宝安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顶天立地”。
他表示,围绕“顶天立地”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大平台+”。要以“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重点投入、打造“重器”,“筑巢引凤”,为高端人才引进搭建大平台。
二是凝聚“大团队”。重点聚焦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传统能源、白酒、新能源及材料等工业产业和茶叶、蔬菜、中药、牛羊、辣椒等农业主特产业,大力引培国家级人才,打造国家级人才为主的“大团队”,实施校领导对接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学院对接成长型企业、十大工业产业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专班对接项目的“三拳组合”。
三是谋划“大项目”。依托重大平台基地及设施优势,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链。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组建攻关团队攻克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及颠覆性技术,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
四是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目标和唯一成效。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企业需求作为科研人员主攻的方向,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梁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