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村集体账上有款 老百姓兜里有钱 ——贵州省各地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产业兴农民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蕙

喂料、喂水、捡蛋、育苗、鸡蛋分拣包装……春节刚过,息烽县田兴村林下养鸡养殖基地的工人就复工上班了,既要把已有的鸡蛋及时运往市场,又要着手新一年的育苗工作。

“我们是合作社的工人,也是股民。”说话时,村民周光琴很是自豪,“每天务工收入80元,年终还能分红2000多元。”

2022年,田兴村党支部通过成立集体所有制经济实体,由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村民吸纳为社员,按照一人一股的方式设置股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覆盖。合作社出资115万元,成立息烽南极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绿壳蛋鸡4000羽、肉鸡1200羽。

农村要强,村党组织必须强;村党组织强,村集体经济才能强。近年来,全省各地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领办合作社、成立村级公司、引进企业进村发展等,多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民“两头赚”

春节前夕,天气寒冷,清镇市卫城镇犀牛村绿色粮油生产基地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村举行2022年集体经济分红大会,3792个股民共计分红20万元。

“今天很高兴,分红的钱虽然不多,但让我看到了希望。”村民施发明拿着分到的312元钱开心地说。

全体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分红的犀牛村,曾经却是卫城镇有名的“空壳村”。

2022年,犀牛村尝试在新中组打造农旅融合项目,以“村党支部+合作社”的组织方式,种植500多亩连片“花海”,春秋两季分别种上油菜和油葵,并建设年加工150吨食用油生产线,通过文旅融合、土地流转,唤醒“沉睡资产”。同时,通过“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入股”方式,成立了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万元。

支部带头干,群众跟着赚。全省各地按照“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富裕”原则,组织各村(社区)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组织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东南州鼓励和支持村“两委”领办村级经济组织3090个,盘活村级资产、整合涉农资金,吸纳社会资金15.86亿元,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茶叶、太子参、肉牛等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全州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约3.21亿元。

大方县建成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578个,采取劳动务工、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多渠道利益联结23.5万农户,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1.62亿元。

成立村集体公司 强合力增信心

“在村集团公司直接就业的村民有1061人,依托村集体产业实现创业和就业的村民有5100人,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02亿元,村民人均24011元……”年底大盘点,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龙江村交出2022年发展成绩单。

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三级跳”。龙江村用了十年。自2012年以来,该村采取村集体投资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整合全村资源,由村集体全额出资,相继成立遵义市龙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打造龙江酒店,开办龙江驾校,建成遵义市水产批发市场等,让集体经济滚动发展起来。

“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就不能安于现状。”深溪镇副镇长、龙江村党总支书记杨健说。

该村搭建“党委领导、村社控股、村民入股、企业参股”的集体经济发展架构,将村里已有的生态农业、酒店、驾校、水产养殖、窖酒五大产业整合,组建了贵州省龙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村党组织+企业+农户”的组织方式,村“两委”干部与公司管理层交叉任职,村党委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公司所有收益上交村集体。

“现在的龙江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分红、人人有事干。”杨健坦言,通过成立村集体公司,增强了村子发展合力,也增加了村民致富的信心。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各地村级党组织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各类资源、资金,成立股份合作制公司(集团),采取村集体投资控股、村民入股的方式,鼓励引导农户“量化到户、股份合作、入股分红、滚动发展”,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村里来了大企业 发展有了好帮手

人勤春来早。春节刚过,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村民都在刺梨基地忙碌着。

“现在刺梨可是我们村的‘金果子’,原来的石漠化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基地务工,在家门口也能挣钱致富。”贾西村党支部书记龙涛高兴地说。6年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贾西村发展起了刺梨产业,并吸引企业投资1300万元筹建加工厂,打造了一条集“产、加、研、销”为一体的刺梨全产业链条,贾西村也一跃成了“刺梨王”饮料品牌最大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为延长刺梨产业链,2022年,贾西村又争取东西部协作项目建成了一条刺梨初加工生产线,项目前期以贾西村6226亩刺梨产业作为核心区,辐射带动海坝村、长地村、茅坪村和打牛山村19717亩刺梨产业发展,中后期带动盘关镇5.6万亩刺梨产业发展。

“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有1.5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有28.25万元。”龙涛说,村里通过企业带动,发展动力更强了,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8.85万元,村民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

立足资源禀赋,全省各地不断探索党建引领、村企联建、资源共享的协调发展机制,引进企业到村开办工厂、合作社、产业基地,并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域内优质资源,强化产销衔接,推动企业、村集体和村民三端发力,实现产业兴、企业强、村集体经济活、村民富“一举四得”。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