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绿色是“爽爽贵阳”的城市价值基点和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更是近年来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和成色。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贵阳市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领导机构、运行机制已全面建立,绿色经济“1+2+4”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即“一二三四”。
“一”是坚持生态立市“一个战略”。坚持“生态立市”,聚焦增绿、节能、降碳、环保“四个关键”。确保2023年贵阳贵安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到2025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
“二”是“两个统筹”,即统筹发展和生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生态化,推进磷、铝等传统资源型产业绿色改造升级。
“三”是加快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创新城市“三城”建设。一是高水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二是高质量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三是高起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四”是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个绿色行动”,这是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抓手。
在推动绿色生产方面:
一是充分展现生产的绿色属性。大力发展数字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健康医药等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业。
二是推动解决传统产业的发展痛点。对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能耗较高、排放量大的产业,集中推进循环化改造和低碳排放改造,延伸高端产业链。
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打造“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智慧园区”;以“电动贵阳”为引领,促进新能源汽车制造,延伸整合磷化工新能源电池、铝及铝加工汽车轻量化型材等高端产业;以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支撑,加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整机与芯片联动、硬件与软件结合,全面发展“智能终端、服务器、电子元器件”;以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为基础,推进山地农业、林下经济、文旅、农旅、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四是完善制度体系守好绿色发展底线。全力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建设和改造,支持非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加快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安全高效转型。加快能耗双控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分区分类下达能耗强度目标。
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
到2023年,贵阳市主要绿色产品销售占比达到20%以上,新能源汽车年均保有量增长20%以上;到2025年,贵阳市主要绿色产品销售占比达到30%以上,新能源汽车年均保有量增长20%以上。到2023年,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绿色产品采购占比达到20%以上;到2025年,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绿色产品采购占比达到30%以上。
到2023年,贵阳市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本省绿色农产品达到50万吨以上;到2025年,贵阳市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本省绿色农产品达到100万吨以上。
到2023年,贵阳市钻级酒家(绿色餐厅)达到80家以上;到2025年,贵阳市钻级酒家(绿色餐厅)达到100家以上。
到2023年,贵阳市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绿色商场占比达到50%以上,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突破200亿元;到2025年,贵阳市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绿色商场占比达到70%以上,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绿色商场占比达到40%以上,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到300亿元。
到2023年,贵阳市大型会展中绿色会展占比达到10%以上;到2025年,全市大型会展中绿色会展占比达到15%以上。
到2023年,贵阳市创建“绿色景区”8个、新增绿色旅游酒店27个,中高端住宿业一次性酒店用品消耗强度下降率达到5%;到2025年,贵阳市“绿色景区”达18个、新增绿色旅游酒店85个,中高端住宿业一次性酒店用品消耗强度下降率达到7%。
到2023年,贵阳市农产品贸易增长20%以上;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贸易增长30%以上。
到2023年,贵阳市建成标准化废旧物资回收站点120个和“互联网+”回收大数据管理平台,全市再生资源回收率达70%,建成花溪燕楼静脉产业园;到2025年,全市建成标准化废旧物资回收站点360个;贵阳市年汽车拆解能力达到5万辆以上,年家电拆解能力达到50万台以上;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率达85%。
在推动倡导绿色生活方面:
围绕阿哈湖绿核“一厅一道一公园”功能定位,高质量建设贵阳贵安城市客厅、阿哈湖环湖绿道、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
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2023年全市划定140个15分钟生活圈,切实补齐社区功能短板,推进社区服务绿色化。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为居民提供绿色舒适的运动空间。
到202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8平方米/人。
推进市域环铁扩大运营范围。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
到2025年,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到2023年,全域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到2025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
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
在推动绿色文明建设方面:
到2023年,初步建成绿色家庭比例达82%。到2025年,初步建成绿色家庭比例达85%。
到2023年,72%以上的学校完成绿色学校创建。到2025年,绿色学校创建占比达76%。
到2023年,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比例达90%。到2025年,持续巩固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100%的比例。
到202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5%以上,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达8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5%以上。
到2023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
到2023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36%以上。
到2023年,科学谋划4个有深度、有广度、有实践意义的绿色文明发展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