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贵州

为富美生活加码|贵州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改善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贵州上下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民生福祉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改善,一幅多彩贵州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正在贵大地徐徐展开。

稳就业保增收

  让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

初秋时节,走进桐梓县蟠龙社区贵州彩阳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几十名工人正有序进行裁剪、缝制等作业。

“在车间上班已经3年多了,平时的工作就是开口袋、装拉链,平均每个月能挣5000多元。”家住桐梓县城官渡河的祁连美笑着说,车间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

而在贵州彩阳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和祁连美一样就近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的还有130余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4.75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和10.4%。

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53万人,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6.9%。

…………

一组组数据背后,彰显的是贵州不断丰富和完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稳就业、保民生的决心。

省内稳岗更有力——

不断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建设,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创业;做好产业促就业、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衔接服务,因地因人施策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开展“贵州电工”“贵州厨师”“贵州绣娘”等技能培训,提升群众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省外输出更精准——

不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以县为单位,强化外出务工人员与劳务输出地机构双向对接,畅通输出渠道,加强有组织劳务输出,开展点对点服务,真正实现了从家门口到厂门口就业。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的超预期冲击,贵州及时制定保障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1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条措施,稳住了就业基本面、发展基本盘。

现在,贵州正大力实施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采取一揽子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继续抓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让人民群众的腰包不断鼓起来,获得感成色更足。

  增进民生福祉

  让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

大滑梯、钢琴、多媒体教室……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村幼儿园内配套设施齐全,学校食堂还聘有专门的营养师,乡村孩子享受到越来越好的教育资源。

着力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医疗健康服务圈……这是贵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采取的有力举措。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到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贵州扎实做好教育、医疗、住房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不断为幸福加码,让人民生活更殷实、更美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连续多年压缩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投资,先后实施四项教育突破工程、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等;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在西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及健康贵州行动;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和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通过“三重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群众应保尽保、应资尽资、应报尽报,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体验感不断增强。

让千万群众实现居有所安——

2016年以来,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对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全覆盖评定、全领域提质、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培训;2017年,贵州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同步配套“三改”工程;2018年启动实施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住房安全保障让千万群众居有所安的梦想变为现实,让“忧”居变“优”居。

当前,贵州正围绕提升人均受教育年限,大力推动教育水平提质升级,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同时,围绕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大力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更好地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办实民生实事

  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公益性停车位、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妇女免费“两癌”检查……这都是事关群众幸福生活的大事,也是贵州要办好的民生实事。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件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地,贵州逐步把民生清单变成老百姓的幸福账单。

织密社会保障网——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连续调高低保标准,不断夯实兜底保障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稳步提高;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编密织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率先修订《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颁布施行《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儿童之家”遍布乡村社区,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托育需求不断满足;今年,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其他支出,对6项保障标准偏低的民生项目进行提标。

民生实事言出必行——

在全国率先全面上线运行、整体融入全国医保一张网,参保群众看病买药更便捷;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改革试点,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温馨的婚姻登记服务;自2019年全面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400余个,惠及居民30余万户;城市停车难得到有效缓解,从2016年到2021年,每年3万个社会公共停车位目标任务都顺利完成;2021年贵州省十件民生实事中,选派2256名科技特派员赴基层开展农技服务,超额完成任务;选聘100名产业导师持续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提前7个月完成年目标任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贵州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目的,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行动和整体提升教育、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日子越来越幸福。

数说:

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2.1倍、2.7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城镇新增就业年均73万人以上,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三重医疗保障”;330万户农村群众从“忧居”变成“优居”;解决74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深入推进,群众安全感达99%以上。

记者手记:

日子越来越安逸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是黔西市化屋村村民王光元的心声。

曾经,他和妻子常年在外务工,过着奔波劳累的生活。得益于党的好政策,2017年,他和妻子住进了村集中安置点的新房,并抓住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开办了农家乐,年收入超10万元。妻子杨艳还利用空闲时间制作蜡染、刺绣工艺品,又有了一笔收入。

稳定的就业带来稳定的收入,稳定的收入保障稳稳的幸福。王光元说,现在过得比在外务工时安逸多了。

王光元只是贵州人民群众生活发生历史性改善的一个典型代表。

新时代这十年,贵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始终如一地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反映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大事来抓,一件一件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

十年来,贵州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环保等民生实事,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办好民生实事。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点点滴滴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贵州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遥不可及的千年梦想已变成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赶超跨越的民生画卷越发厚实精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毕文君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关键词: 福祉 贵州 民生 生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