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遵义

景美业旺人心齐 振兴路上日日新 ——凤冈县创新推动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其伦

三月的小雨,淅淅沥沥。

站在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三新村民组的茶山上,放眼望去,灰色的琉璃瓦,白色的民居墙,或黄或红的门窗,映衬着忽高忽低的绿树,住着200来户人家的3个寨子显得清新隽永,不远处,湖水清澈,碧波荡漾,一幅饱含乡愁的春日山居图缓缓铺陈开来。

这样的美景却不是自来就有,而是实施“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后取得的成果。

三新村民组的这个面积20亩湖原名雷家池塘,过去是一个又脏又臭的烂水塘。3个月前,通过修复治理,湖里喂上了鱼,湖边种上了草,不仅环境美了,还成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好项目。

眼下,一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建设正在三新村民组全面推进。自2021年8月成功申报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以来,与同村的另一个“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秀竹村民组,一起引领全县新一轮乡村振兴集成示范建设。

2021年冬季以来,三新、秀竹村民组几乎成了繁忙的“工地”,修路、改房、改厕、建庭院、建停车场、建治污池、清水沟,两个示范点建设紧张有序。

两边镶着白边,中间黑黝黝,沿着一条刚铺好的沥青进寨路,径直走进三新村民组,一栋漂亮的北民居伫立眼前,门前是干净的水泥院坝,院坝外是种着树和花的菜园,菜园边是新砌的矮围墙。“进屋来坐,来喝杯水。”55岁的村民苏财力笑着迎上来。

2021年12月,在示范点建设中,政府补贴1.6万元,自家掏了1.2万元,苏财力把20年前修的一楼、10年前加修的二楼的青砖楼全部翻新,老旧的灶头改成了燃气灶,猪圈改成了水冲式卫生间,牛圈改成了客厅。环境改美了,一家人住得乐呵呵的。

“过去,寨子里的旱厕,往往与猪圈混用,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蚊蝇成群,路过时,都要捂着鼻子大步赶紧走。现在好了,卫生间畜圈分离,看不到闻不到,连路边的乱草都被各种花草替代,感觉特别舒爽。”村民龚德明说。

满头白发的70岁村民孟德陆家就住在广场边上,和很多村民一样,他家的屋面换了白色的“新装”,屋顶盖了新瓦,改了厨房,以前的猪牛圈改成了卫生间和杂物间,还修了排污沟。“每天都要打扫,干干净净的,看着顺眼,住着舒服。”他嘿嘿一笑,双眼眯成一条线,连连地点着头说,“现在的日子,真好!”

这是一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攻坚战,市、县、镇、村、组五级联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指挥部专班统筹,镇村统一调度,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引企入村、引民入社、引货出山、引客入寨,让乡村变公园、田园变乐园、庭院变花园、农房变客栈,坚持改革引领激活乡村“新动能”,坚持市场主导培育乡村“增长极”,着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样板”。

到目前,三新、秀竹两个村民组建成分散式收集处理设施121套、集中式污水处理站2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100%。仅半年时间,两个示范点新建和改建山、水、林、田、路、房、寨以及产业、文化活动场所等大大小小项目41个,投入各级各类资金3800多万元。

一步一景画中游,乡村振兴步步新。秀竹村民组在巩固发展茶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玫瑰产业,种植玫瑰1000亩,年产值达400万元。三新村民组则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产业,实行“畜—沼—稻”种植养殖循环模式,发展有机水稻625亩,年产值近300万元。创建过程中,两个村民组发动村民全面、全程参与示范点建设。截至目前,已召开党群直议会30余场,征集村民关于机耕道修建、污水治理、集中供水等规划建设意见50余条。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