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深处,层峦耸翠,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巍峨磅礴,黑湾河跌宕起伏,气象万千;
锦江河畔,碧江区20余公里的健身跑道,将智慧健身房、公共阅读空间等便民服务设施串珠成链,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黄家寨,白墙黛瓦,游客三三两两驻足拍照,欣赏田园秋色,或休闲垂钓,或在农家小院品尝美食。曾经脏乱差的村寨悄然蝶变,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深秋时节,行走黔东大地,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100多年前,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乘舟进入铜仁后这样咏叹。
贾平凹在《说铜仁》中这样解读铜仁:“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
桃源深处美如画,梵净山下气象新。在8月17日召开的铜仁市委三届六次全会上,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表示,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树牢绿色理念、加强绿色保护、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绿色惠民,奋力开创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新未来。
(一)美在一以贯之树牢绿色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殷实的“生态家底”是铜仁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
看青山,亿万年的沧海桑田,孕育了地球同纬度唯一的“绿宝石”——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世界独生子”黔金丝猴和“植物界大熊猫”珙桐等7500余种动植物栖息于此。
看绿水,全市229条河流遍布于群山茂林中,31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富含40多种微量元素,6个优质水源不经任何处理就是世界级高品质矿泉水,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质公园,所辖10个区县中有4个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县县有穿城秀水、乡乡有青山绿水、村村有田园山水……一张张国字号名片,是铜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的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松桃锰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受到党中央高度关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中,铜仁如何走出一条发展和生态共赢的新路?
把握定位方向,思路越发清晰。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铜仁市结合自身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引领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思路,连续两次召开市委全会就“生态文明引领铜仁现代化建设”进行破题。
念好“山字经”。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仅用5年时间,贵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抹茶出口占世界第三、中国第一,产品出口德国、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做好“水文章”。农夫山泉、屈臣氏等知名水企业纷至沓来,天然饮用水年产量突破300万吨,占全省40%以上。
打好“生态牌”。依托资源禀赋推动绿色发展,在大龙经济开发区,以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硫酸锰、锰酸锂、锰基钠离子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位于碧江区的贵州同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每天这里平均有20余味道地中药材需要加工,超10吨中药饮片要发至省外市场。
发展和生态奏响和谐乐章,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成金山银山。
(二)美在一丝不苟加强绿色保护,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山川更加多姿多彩
关于梵净山的保护,有这么一则历史片段:
清代道光年间,贵州按察使李文耕,据铜仁府属生员滕行仁控告楚民郑大亨等贿串寺僧将山场售卖、伐木烧炭等情况,于道光十二年(1832)十二月一日,通令严禁伐木烧炭,“如敢互相容隐,于中分肥,别经发觉,或被查出,定行一并照知情盗卖官民山场律治罪”,勒碑立于梵净山金顶附近滴水岩下。同年十二月初十日,护理贵州巡抚麟庆,也以上述原因勒碑于此通告四方。
两块“梵净山禁砍山林碑”的出现,显示历史时期当局对保护生态的高度重视。
191年后的今天,梵净山的生态价值愈加凸显。2018年,梵净山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面对这一不可多得的金字招牌,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决当好梵净山生态卫士,全力保护好宝贵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世界自然遗产。
以最严举措加强保护——
《梵净山区域国土空间规划》《梵净山保护规划(2020-2035)》《梵净山区域乡村振兴规划》《梵净山区域旅游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实现“多规合一”,让生态保护有章可循;《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古城保护条例》等先后颁布实施,用制度法规为生态保护念好紧箍咒。
成效显而易见,“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机制”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世界自然遗产科研评估团队对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去年4月,梵净山获批创建国家公园。
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梵净山,将梵净山的保护管理作为第一政治责任,让梵净山以最美姿态屹立在祖国的西南,让梵净山宝贵的生态财富传给子孙后代。
以最硬手段铁腕治污——
松桃自治县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交界地带是我国锰矿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中国“锰三角”。松桃拥有全国乃至亚洲储量最大的碳酸锰矿资源,已探明锰矿储量约7.4亿吨,约占全国锰矿资源的38%。
曾经,“锰三角”因无序开采矿山和粗放型生产加工方式,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锰渣处理是锰行业发展的老大难,传统填埋方式占地多、渗漏风险不可控,给周边生态带来风险隐患。而松桃自治县现存渣库堆渣存量在“锰三角”区域数量最大,锰污染治理没有经验可借鉴,任务艰巨。
控源头、堵通道、除污染,铜仁先行先试,分类施策,探索锰污染治理“五法”(阻隔法、抽吸法、清污分离法、焙烧法、生化法)整治突出污染问题。
位于松桃自治县的贵州三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区,各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准备就绪,工人们正在反复检测电力、环保、安全等工程的运行状态,确保100万吨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能够安全有序投产。
贵州三湘科技是我国首家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企业,项目采取两段式焙烧活化等技术处理电解锰渣,实现对锰渣废料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利用。焙烧改性后的胶凝材料可用作水泥掺料、矿山充填料、路基材料、免烧砖原料,让锰渣变废为宝。
项目投运后,可年处理100万吨电解锰渣,并生成约60万吨价值2700万元的建材用胶凝,这将推动松桃增量锰渣清零、存量锰渣有序消纳。公司负责人陈建湘介绍,将有力推动松桃锰污染治理从治标到治本转变,对全国整个锰行业的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从被动治理污染向主动推进绿色发展,铜仁迎难而上、久久为功,以重点突破带动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
(三)美在一门心思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提高经济含绿量
绿色,始终是铜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铜仁全力发展绿色经济,新型功能材料、大数据、现代能源、生态食品饮品药品、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做大绿色工业,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10月16日,总投资20亿元的为方能源贵州大龙年产10万吨锰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动工,总投资60亿元的贵州大龙年产20GWh钠电池电芯项目签约,为大龙经济开发区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作为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一极,大龙经济开发区产业虹吸效应凸显,中伟、汇成、中科星城、百思特、重力科技、嘉尚新能源、凯金新能源等大企业、大项目集聚,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呈现纵向成链、横向成群、领跑行业、势头强劲的发展态势。
园区企业的多个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优势,电池用高纯硫酸锰占全国市场份额80%,锂电池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占全国市场份额28%,锂电池负极用石墨占全国市场份额15%……大龙经济开发区朝着“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
做美绿色城镇,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悠悠锦江,碧波荡漾,蜿蜒流淌穿城而过。一条沿江步道掩映在两岸绿林中,塑胶跑道、亲水栈道、观景台、智能健身区等设施一应俱全,从清晨到夜晚,引来无数市民和游客徜徉在“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中。
碧江区居民张剑华是跑步爱好者,经常到沿江步道晨练夜跑。他说:“感受城市的生态宜居,就从每天身边的一步一景、一眼一景开始。”
厚植生态底色,擦亮人居幸福成色。铜仁市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强中心城区、乌江城市带和环梵净山特色城镇圈建设全过程,聚力打造生态宜居、低碳循环的“深绿城市”,一座座山水园林城市在武陵山区、乌江之滨竞相绽放光彩。老百姓开门见山、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小确幸”,点点滴滴汇聚起民生进步的“大幸福”,折射出铜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温度”与“速度”。
做强绿色农业,擦亮“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招牌——
玉屏高标准农田,一粒粒稻谷在农机轰鸣声中颗粒归仓;松桃绿色农场,一枚枚生态鸡蛋搭上绿色直通物流车驶向大湾区;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1850亩高标准农田增产,带动557户农户亩产创收8000元以上;万山区高楼坪乡、敖寨乡,集中连片发展食用菌3000余万棒、设施蔬菜1500余亩,带动群众增收……
好山好水出好品。在“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加持下,“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等9个公用品牌列入贵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梵净山茶、梵净山香菇、梵净山饮用水、梵净山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思南黄牛、玉屏油茶、德江天麻、石阡苔茶等名特优农产品从有“身份”变成有“身价”,为增强“黔货出山”市场竞争力不断“加码”。
做好生态旅游,“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名远扬——
“到中南门看夜景!”东山脚下,锦江岸边,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流光溢彩,游客如织,火热的“夜经济”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
“到梵净山去跑步!”全长43.7公里的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串起了碧江区、江口县24个村寨。沿线田园风光、古村古寨和农体结合的红董驿站、露营赏星的星空草坪等各种特色旅游景点,让这条在青山绿水间延伸的生态跑道,成为集体育赛事、乡村旅游、康养娱乐为一体的产业赛道。
从梵净山到中南门,从朱砂古镇到石阡温泉,从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到锦江龙舟竞赛河道……每个景区景点、每项文旅活动的背后,蕴藏着铜仁践行“两山”理念,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的决心和行动。截至9月底,全市今年已接待游客4241.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0.19亿元,同比增长27.70%。
(四)美在一心一意推进绿色富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生态收益,共建美丽生态家园
生态优先、产业为重、民生为本,铜仁市不断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今年6月,铜仁市“强村富民”三年行动全面启动。“强村”聚力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民”聚力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两强两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清晨,万山区青年湖村黄家寨村口的古井旁,村民龙福珍和儿媳正在洗菜,为游客准备午餐。她家的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少则三四桌,多的时候院子里摆满了饭桌。“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我和老伴忙不过来,就叫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媳妇回来帮忙,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龙福珍说。
青年湖村建设乡村旅游型特色小寨,通过整治人居环境“塑形”、发展特色产业“壮体”、强化乡村治理“固本”,村容村貌越来越美,崇德向善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村里以参股、出租和自营等方式,涉足朱砂工艺品经营、酱酒库藏、生猪代养、民宿露营、休闲垂钓场等产业,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7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群山苍翠,民居错落,前来瞻仰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的游客络绎不绝。
依托困牛山红色文化资源,石阡县推进红色文化与绿色发展融合,打造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目前,困牛山村以“红色资源+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的组织方式,形成生态养殖场、“水稻+油菜”轮作带、林下经济产业带和精品水果园、生态采摘园、特色花卉园的“一场两带三园”生态产业集群,辐射带动86户213人就业增收,有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梵净山下,江口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推出贵州首个“生态账户”——“梵净生态账户”,为铜仁“两山”转化添上了精彩一笔。
围绕畅通绿色金融渠道,促进生态资源“变现”,铜仁市以“梵净生态账户”为载体,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让更多群众和企业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自2022年9月推出以来,“梵净生态账户”已建档授信2.74万户、授信金额42.87亿元,利用账户积分发放贷款26.92亿元。
“江口农信通过梵净生态账户评估认定我们茶园为生态项目,及时提供我们急需的绿色金融贷款,帮助扩大了生产经营。”江口县云白茶业公司负责人刘华感慨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绿色保护到绿色经济、绿色富民,今天的黔东大地,奏响了绿色发展的铿锵旋律。在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新征程上,铜仁找准坐标,奋勇争先,阔步“两山”之路,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邓国超 李坤 干江东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