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黔讯网首页 > 资讯 > 城市 > 黔西南

贵州黔西南:发挥“五老”独特优势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乡村坝子上,一排排展示栏上张贴着村民书写的诗歌,新屯村用时十年打造的乡村“诗歌长廊”正在实现;高中校园里,上千名学生挥舞着竹竿跳起布依竹鼓舞,富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氛围在望谟县民族中学里开花结果;苗绣车间里,苗族老人正穿针引线制作精美的作品,民俗文化在此得以传承。

近年来,贵州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老干系统充分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围绕“文教兴州”战略,动员和发动有一技之长的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积极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授民族民间工艺,促进民族优势文化交流、交融、挖掘、抢救、传承、创新,服务地方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文化桥梁 助推文化进乡村

踏入望谟县新屯村,村口一块“省级诗词之乡”的牌子格外显眼。

为发扬乡村文化与民族文化,新屯村打造了一条长达50米的诗歌长廊。村里随处可见以诗歌为背景的文化墙,家家户户门前还挂上了带有新屯民俗特色的对联。浓郁的文化氛围从何而来?

罗锦峰既是新屯村乡村文化建设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今年73岁的罗锦峰是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退休前,他曾担任过望谟县人民政府县长一职。

罗锦峰正在介绍新屯村打造的诗歌长廊。人民网记者 高华摄

罗锦峰正在介绍新屯村打造的诗歌长廊。人民网记者 高华摄

“一个村子,没有文化不行,文化是村子的灵魂。”罗锦峰说,作为退休干部党支部的一员,要团结带领党员在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说干就干。自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以来,作为支部书记的罗锦峰带头挖掘民俗传统,与新屯村党支部联合,组织培养了多名新屯村乡村诗人,大家共同谱写村歌、编写民族画册、打造布依文化节目,推出布依蜡染刺绣、五色花米饭、节庆表演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与节目,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

除此以外,新屯街道退休干部党支部还将布依语融入了文化展演中,以“布依说唱”的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惠民利民富民政策。2018年,新屯村自编自导的布依说唱节目登上全国乡村春晚舞台。

文化氛围不断浓郁,群众文化自信持续增强。2018年新屯村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9年获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获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促进会授予新屯街道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牌。

构筑育人桥梁 助推民族文化进校园

早上10点,随着一支悠扬的民族舞曲响彻操场,望谟民族中学上千名师生开始了他们的大课间操运动。学生们手持竹竿,时而敲击,时而挥舞,动作整齐划一,这是望谟民族中学的拿手表演项目。

望谟民族中学的学生手持竹竿跳大课间操。人民网记者 高华摄

望谟民族中学的学生手持竹竿跳大课间操。人民网记者 高华摄

“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凝聚文化传承再生力。”望谟县关工委主任、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黄兴国介绍说,在望谟县关工委的指导下,全县多所学校将地域特色和习俗文化等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学校的各类宣讲和实践活动中,帮助青少年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传统服饰、传统美食等知识,不断增强青少年民族认同感。

望谟县自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工作以来,硕果累累。望谟民族中学组织编写了具有学科特色的《民族体育进校园教程》地方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涵盖民间体育项目耍麒麟、丢糠包、手拍鸡毛毽、竹竿舞、骑双拐、打陀螺等民族民间文体活动,每个章节分别介绍这些民族体育项目起源,图文并茂详解动作要领以及该项目的锻炼价值等。

望谟县关工委还联合县教育系统关工委到望谟县民族小学、实验小学、县第六中学等指导开展传统美食文化活动,让学校全程参与布依族花糯米饭等传统美食制作过程,有效促进孩子们对传统美食的认同和传承。

据统计,2022年以来,望谟县各级关工委到学校开展宣讲和实践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五老”200余人次,受教育青少年6万余人。

搭建经济桥梁 助推民族文化进企业

一大早,韦树章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她先是走进刺绣车间巡视,紧接着又和女儿商量起订单的交付情况,时不时还要接听加盟商的订货电话。

今年55岁的韦树章是望谟县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她和女儿用三年的时间,将这个身处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刺绣工坊经营得红红火火。在望谟县关工委的支持下,刺绣工坊已成为望谟县“五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基地共有68名员工,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员就有35人。”韦树章说,老年人员主要从事布依服饰、纺织、蜡染、手工刺绣等布依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目前基地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多地已设有16家加盟店。

望谟县“五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里的刺绣产品。邱沁一 摄

望谟县“五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里的刺绣产品。邱沁一 摄

刺绣工坊为何能够有如此广阔的销售渠道?黔西南州与望谟县关工委在其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五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成立以后,州、县关工委充分发挥协调组织能力,为刺绣工坊搭建销售渠道。

现如今,在黔西南的各大旅游景点纪念品销售处,都能买到从“五老”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生产出来的刺绣品,增加收入的同时,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传承提供了动力。

望谟县关工委以“五老”为依托,推动优秀民族文化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是黔西南发挥“五老”优势,服务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黔西南老干系统持续组织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到全州中心工作中。”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黄安友表示,目前,黔西南共建立关工委组织2710个,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2320个,全州老干部在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持续贡献着“五老”力量。

【举报】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