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黔东南

黔东南:产业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仲夏时节,行走在东南大地,放眼望去,蔬菜基地绿波荡漾、林下的鸡鸭争相觅食、山坡上牛羊欢叫……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画卷在黔东南大地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坚持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引领,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探索出了一条聚焦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来到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西红柿种植基地,看见白色的大棚一座连着一座,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大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红柿犹如红宝石镶嵌其中,在这里务工的村民正忙着进行田间管理,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今年以来,当地引进了优良的西红柿品种进行大棚栽植,产出的西红柿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高,受到众多收购商的喜爱。

“西红柿占地30多亩(1亩=0.0667公顷),一亩大概产量有5000至8000公斤左右,总体产出大概是23万公斤左右,这小小的西红柿也成为村民们新的‘致富果’。”重安镇清水江村西红柿种植基地负责人廖江舟说。

随着产量增多,加之西红柿种植本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栽种到采摘用工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成熟期,每天用工都在20人左右,这也给村民带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的机会。

产业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农民富。

眼下,剑河县岑松镇巫亮村的1000余亩杨梅迎来成熟季,果林里一颗颗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杨梅挂满枝头,一幅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的美景映入眼帘。

此时,村民们正在果林里忙着采摘杨梅供应市场,不少游客也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今年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加上科学养护到位,我们的杨梅个头好于往年。现在每年产量是10万公斤左右,通过省科技厅的帮扶和农技专家前来指导,今年的杨梅产量和口感比往年更好。”剑河县岑松镇巫亮村党支部书记邰胜国介绍。

如今,巫亮村杨梅基地迎来了大丰收,饱满硕大的杨梅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巫亮村也成为了游客休闲观光、体验采摘的好去处。

同样,在雷山县丹江镇南屏村杨梅基地里,紫红色的杨梅缀满枝头,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提着篮子在基地里来回穿梭,品味酸甜可口的杨梅。

据了解,南屏村光照充足,水质优良,种出的杨梅个大味甜、色泽鲜艳,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目前,该村杨梅种植面积达380亩,由于花期晴好天气居多,杨梅坐果率高,品质也有所提升。

“我家基地大概有10多亩杨梅树,现在长势喜人。明年,我们要继续壮大发展杨梅种植规模,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雷山县丹江镇南屏村村民张宁星说。

除了红红火火的杨梅,今年丹江镇发展精品水果种植面积9600余亩,逐渐形成了脚猛村水晶葡萄、南屏村杨梅等水果重点产区。这也是丹江镇不断探索多元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如今,精品水果产业已成为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把水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突出以水晶葡萄、蜂糖李、黄桃等特色水果为重点产业,实现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雷山县丹江镇副镇长魏泽强说。

如今放眼黔东南,美丽的田园风光渲染大地,一幅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片民族文化浓厚的土地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快特色单品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大幅提升,黔东南正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作者: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黔东南微报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