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轩言
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时刻——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安新区视察,对贵安新区规划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年6月1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安新区8周年这一特殊时间节点,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一系列精准措施,全力推动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新阶段当有新作为。盛夏的贵安,凉爽的季节,处处是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
7月1日,贵安站开通沪昆高铁跨市跨线动车,贵安实现与国铁干线连通,与遍布全国的高铁网络充分衔接,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仅用89天就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封顶的网易贵安数据中心,施工方正加快进度,继续朝着今年10月交付的目标奋战;
创公司同类型项目最快纪录的中科电气贵安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仅用一年时间,该项目一期预计下半年实现量产,并将同步增加二期项目投资,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
誓师出征的“战鼓”声犹在耳,攻坚冲刺的“号角”时刻在鸣。紧扣“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四大定位,聚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要求我们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以追赶姿态、攻坚劲头、过硬作风,大胆干、拼命干、团结干,形成加快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
一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贵安新区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成长起来的。8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安新区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破解一切难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奋力开启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再出发崭新一页。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安新区的期望之重、要求之高。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安新区考察,深刻指出“中央提出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定位和期望值都很高,务必精心谋划、精心打造”,要求“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不能降格以求。项目要科学论证,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贵安新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建设什么样的新区、怎样建设新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是我们做好新区各项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我们要持续重温、反复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落实到加快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深刻认识加快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政治任务。“一极一高地两示范”的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安新区发展的殷切期望。“一极”凸显的是经济功能,要求新区加快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在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一高地两示范”凸显的是开放功能、生态功能和城市带动功能,要求新区在推进内陆开放、生态功能、统筹城乡发展上探索更多经验、取得更大实效;“两个精心”“三个化”明确了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区发展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贵安新区的战略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切实增强加快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实干展现责任担当,以实绩回报殷切期待。
深刻理解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大局、事关长远的发展大计,是迫在眉睫、只争朝夕的紧迫任务。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是贵州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关键一环”,是赢得区域合作新优势的“关键一子”,是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承担重大使命。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对贵安新区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全力支持,先后出台“贵安八条”、“强省会”35条等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支持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我们倾注大量心血、付出艰辛努力,推动贵安新区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安新区发展的期待之重、要求之高,清醒认识加快新区高质量发展责任之重、任务之艰,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更加有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
二
紧扣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做强经济功能。经济功能是新区的首要功能,必须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才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产业发展要聚焦。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精准有力的措施推动产业集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形成竞争优势。贵安新区抢占了大数据发展先机,要继续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围绕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形成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双轮驱动”。加快打造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能源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布局要更加聚焦,把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和马场产业新城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首选地,让张江(贵安)高科技产业园、深贵产业园、苏贵产业园这些“金篮子”装入“金鸡蛋”,推动各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有力支撑。 (下转3版) (上接1版)
创新驱动要强化。新区之新,首在创新。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使新区成为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把创新作为最鲜明的标识,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平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平台,着力推动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和贵州科学城“四城”联动。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建设科创走廊。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更多具有产业含绿量、产出含金量、科技含新量的优质科研成果,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展现新区科技范。
招商引资要突破。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招商引资。紧扣“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四大定位,聚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接政策、谋划项目,不断完善招商引资决策机制,持续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强劲攻势。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广交朋友抓实以商招商,加快重构基金招商格局,全力落实好厂房招商各项任务,持续提升招商引资的专业性、科学性。全力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千方百计招引各类优强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加快形成各路客商纷至沓来的良好态势,让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更加充盈。
项目投资要发力。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没有什么比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更能传递发展信心、激发经济活力。贵安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项目建设年”的部署,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合理布局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民生保障项目;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强化项目谋划、签约、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闭环服务,把发展力量汇聚到项目建设上、行动落实到项目建设上、作为体现到项目建设上,真正让项目争得来、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把拼劲干劲、信心决心在实干中转化成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更好以高质量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
紧扣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做强开放功能。开放是新区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必须进一步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奋力打造全省开放的前沿窗口。
开放通道要四通八达。通道畅,开放活;开放活,经济兴。《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公路、轨道交通、公交、高铁等多方面对完善新区交通网络给予支持,我们要积极对接推动落地落实。聚焦“内联”,加快形成贵安新区与贵阳主城区之间快速直达的“半小时交通网”,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带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聚焦“外畅”,打通贵安新区出省大通道,更好融入全省、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足贵安高铁站文章,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联动打造交产城多功能一体化城市区域。
开放平台要提升能级。平台是产业集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开放平台能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要全面提升开放平台能级。贵安综合保税区是新区的“桥头堡”,“保、免、退”的政策要用足,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的文章要做好,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海外仓,打造面向东盟、中亚和欧洲的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切实降低货运物流成本,加快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开放环境要引领示范。良好的开放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营造一流的开放环境,要不断提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让新区成为全省营商环境的引领之地、示范之地。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诉求为“哨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让企业、群众享受更省心更高效的办事服务,让企业在一流的开放环境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四
紧扣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做强生态功能。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新区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城市建设要彰显生态底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贵安新区的一大优势是拥有自然山水,我们要坚持以自然为美、山水为景,不断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一步擦亮“爽爽贵阳·山水贵安”的城市品牌。新区大部分面积位于贵阳主要饮用水源上游,客观上要求我们要严守生态红线,持续加强水资源保护,进一步优化水生态环境建设。
产业发展要坚持绿色导向。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生产力要素之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生态环境蕴含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加充分彰显出来。贵安新区要全面推广绿色低能耗技术,打造绿色节能低碳的数据中心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绿色经济占比;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加快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以旅游发展实践更好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制度创新要加快形成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是长远动态的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前进,需要把制度创新贯穿始终。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贵安新区要在金融产品创新、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再出新招实招,以绿色金融“贷”动新区加快发展。更加有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具有首创意义的制度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五
紧扣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做强城市功能。城乡融合实现要素双向流动,能汇聚起新的发展动能,必须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让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加快吸引人口导入、集聚高端人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口人才集聚行动是《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及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人口导入是当务之急,要下决心纾解贵阳市老城区人口,引导贵阳市新增人口优先向新区导入,满腔热情欢迎各行各业新市民到新区安居乐业,以人流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创新人才制度,推动新区成为贵州人才高地中的高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着力推动产城融合。产城融合是必由之路,从“造城”到“兴城”,必须完成产业的导入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让人愿意来、留得住。贵安新区要突出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促进生产规模由小变大,推动产业更好更快集聚;致力于建设“城市大脑”、完善规划体系、完善交通网络、加强文明城市建设四大任务,以更大的手笔提升公共服务,让居住、商业、办公、文化等不同功能相互交织和结合,把新区建设成人们心向往之、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投资热土、创业沃土、宜居乐土。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关系。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城乡融合是固本之举,城市农村花开并蒂,先发展城市,并不是只发展城市而不统筹农村。贵安新区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城市对农村有带动作用,农村对城市也有促进作用。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统筹发展成果。
六
建设贵安新区是省之大计、贵州大事。“把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政策、最强的力量投放到贵安新区,做到顶格支持、顶格协调、顶格推进”,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主要领导发出坚强有力的动员令,让贵阳贵安上上下下倍增信心、倍受鼓舞、倍添动力。
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要牢固树立贵阳贵安“一盘棋”思维。只有把握大局、统揽全局,才能把握好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推动全局发展。强化“一盘棋”意识,要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始终围绕开启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再出发崭新一页“公转”。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转”服从“公转”,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立足自身职责、贵安所需、发展所盼,从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深化放权赋能、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大力支持,共同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要树立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合发展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融合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各类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才能更好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各区(市、县、开发区)要树立发展命运共同体理念,贵阳市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服务贵阳贵安发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地理破界、资源破界,让各种要素更充分地流动起来,凝聚起更强大的合力,有力促进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贵安新区要扛起主责、当好主角。抓住一次机遇,实现一次跨越;用好一次机遇,推进一次赶超。省委、省政府召开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力推动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贵安新区各级各部门理应扛起主责、当好主角,昂扬向上、加压奋进。锚定“一极一高地两示范”四大定位,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大力激发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确定了的事,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以进取心态、奔跑姿态、战斗状态,开足马力往前冲,三步并作两步跑,以热火朝天的劲头开创日新月异的气象。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让我们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要、民生为本,重在强功能,奋力推动贵安新区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实现贵安新区裂变式增长、引领性突破,以实干实绩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