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地图2015年11月10日19:22:53 星期二

手机黔讯官方微信

外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城市 > 贵安

贵安:小小“民情连心卡” 架起服务“连心桥”

最近,贵安新区一名刚考上大学的建档立卡户学生陈丽(化名)获得了4000元的资助。此外,她每年8300元的金秋助学和路费生活补助也在申办中。为她打通助学通道的,正是驻村干部发到村民手中的一张小小“民情连心卡”。

今年5月,贵安新区选派24名驻村第一书记、44名驻村干部到新区各村开展驻村工作。这些派驻各村的“生面孔”如何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一张印有驻村干部头像、姓名、单位、电话的“民情连心卡”发挥了作用。

“在驻村入户走访中,我们向每家每户发放‘连心卡’,让村民有事时能及时联系到我们。”党武街道曹家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天鹏说,前不久,他接到村里一名建档立卡户老人的电话,对方称自己的孙女被贵州大学录取,但拿不出学费,只好向驻村干部求助。经了解,陈丽幼年时父母离异,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因爷爷奶奶年迈体衰,家中收入较低。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老人在为孙女高兴之余,也开始为学费发愁。

为解决陈丽大学的费用,王天鹏立即与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联系。收到求助信息后,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立即安排人前往陈丽家了解情况,在第一时间拟定帮扶方案:申请4000元专项资金予以帮扶。

“要不是驻村干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感谢他们了。”收到帮扶款后,陈丽的爷爷说。

王天鹏说,鉴于女孩家庭的特殊情况,为让女孩安心上大学,曹家庄村村委会积极作为,向上申请金秋助学生活和路费补助,约一年8300元。目前,该助学金正在审核中。

通过“民情连心卡”,驻村干部为村民解决了越来越多的“急难愁盼”问题。

7月初,马场镇松林村村民陈德华和陈光植通过“民情连心卡”上的电话联系到驻村工作队,称家中人多,希望能申请新建住房和扩建住房。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入户核实,两户均有8口人,陈德华家只有一层楼房居住,陈光植家住房老旧,确实有扩建、新建住房需求。经驻村工作队联系反映和镇有关部门到户核实后,陈德华家扩建二层住房、陈光植家拆旧建新的需求获批。

据介绍,为进一步规范驻村干部工作职责、管理等,贵安新区党工委组织人事部为驻村干部制作红色帽子、红色马甲,规范民情日记等记录管理制度,发放“民情连心卡”,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群众诉求,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不断提升贵安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宝华

【黔讯网版权及免责申明】 来源:贵阳网  责任编辑: 三石天下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新闻
外链
外链

举报邮箱:qianxun162@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5195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