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应腾 实习生 李红丽)告别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是贵州发生的“千年之变”,如何记录这一“变”?镜头,是最纯粹的记录方式。12月28日,贵州脱贫攻坚群众网络摄影大赛作品展在贵州省文化馆开展。
贵州脱贫攻坚群众网络摄影大赛作品展开展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变化”,成为每个人用影像记录的一大主题。
据悉,本次展出的作品,均出自5月举办的“奋力冲刺九十天· 记录时代的影像”——贵州省群众网络摄影大赛参赛作品。800余幅作品通过网友投票,最终共有177幅摄影作品脱颖而出,并评选出人气奖3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30名,入选参与奖125名。
在展出的作品中,分别从人物影像、自然风光、文化风采、城镇变迁四个方面,反映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变化。同时,大赛所有入选名单以及获奖作品名单已通过活动官方平台“贵州数字文化馆”和“多彩贵州文化云”平台进行线上展示。
观展,看贵州“千年之变”
“作品真实,没有滤镜,很走心!”在展出的作品中记者看到,作品从大处着眼,或从细微处入手,用视觉语言述说一幕又一幕脱贫攻坚的变化,用镜头定格一幅幅脱贫攻坚的永恒瞬间,同时,展现贵州在进一步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活动品牌方面的努力和改变。
177幅作品集中展现贵州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其中,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大歹的变迁》,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而获奖者何跃为记录大歹村自脱贫攻坚以来的变化,用了4年的时间。
“这4年来,我不分春夏秋冬都开车到村子里去,从人居状况,生产生活、人文教育、产业发展、精神风貌等方面,不间断记录这小村寨在脱贫攻坚中的历史性巨变。”何跃告诉记者,这组照片中既有对以往的回顾,也有对现状的展示,"用最纯粹的镜头,记录最真实的扶贫变化,我看着这些变化,心里也十分感动。"
何跃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摄影展不同,本次展览借鉴当代艺术的展呈思维,结合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综合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反映脱贫攻坚工程的真实面貌与价值意义,改变多数人对此类主题展览的刻板印象,从而让脱贫攻坚工程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民众的关注与理解。
展览结合装置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
本次展览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文化馆主办,贵州省艺术摄影协会、理论宣传部、美术书法摄影部执行,贵州旅游在线协办。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2月28日。
精彩作品线上看
记者:应腾 实习生 李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