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李桢)10月20日,“黔图弘艺”少年儿童文化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第六场——贵州苗族挑花技艺体验活动在贵州省图书馆举行,50余位小朋友与家长共同体验贵州苗族挑花技艺。
“黔图弘艺”少年儿童文化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第六场现场
苗族挑花是古老刺绣手工艺的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工艺规范严谨,色泽绚丽、以几何图案构成为主,画面完整而精致,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苗族挑花作品
据了解,贵州挑花以花溪区、乌当区、清镇市、修文县、平坝县等地的苗族聚居地最具代表性。2006年花溪挑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晓秋老师教授苗族挑花技艺
活动现场,贵州师范大学吴晓秋教授带领天工智慧手工团队的老师们向大家介绍了苗族挑花的历史发展,并结合视频详细地讲解苗族挑花的制作技艺。
学生体验苗族挑花
“老师,这针该从哪里出来?”“1、2、3......从这里开始挑下一针。”制作挑花作品时,参与活动的孩子、家长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从线条到图案,一针一线地“挑出”精致的挑花作品。现场参与活动的孩子与家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少家长表示体验活动既能够让孩子感受非遗文化,也可以让自己与孩子一起学习手工技艺。
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挑花作品
据了解,“黔图弘艺”少年儿童文化推广项目主要是针对贵州省5至16岁少年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来推广贵州传统手工艺文化。其活动旨在打造贵州省公共文化少年儿童服务品牌,推动贵州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