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李思瑾 程曦)“工作7年,我已离不开土地。”3月5日,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说,她愿一生与贵州山地农作物相伴。
贵州多山地,受地理条件影响,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的潜力不大,而粮食刚性需求却是不断的增加。
地处乌蒙山区的水城区,3054.92平方公里(约4582380亩)的国土面积,只有两个1000亩左右平坝子。当地农作物主产区几乎处于高山坡地。如何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016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恩兰回到家乡贵州六盘水,致力于用科技护航山地农业。
除对作物突发的虫害及时查明病因、对症下药之外,杨恩兰还将防治关口前移。小麦条锈病,是水城区小麦锈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具有暴发性、流行性的特点。每年杨恩兰都要提前在种植乡镇“带药侦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采购应急药剂。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提升能力行动,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杨恩兰表示,报告暖心又给力,给予她十足的底气。她计划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植物保护体系队伍建设的建议,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确保贵州粮食稳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