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吴蔚)11月28日,记者从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办获悉,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国家和省共42个地表水考核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全省排名保持第1位,全国排名保持第2位,较上年同期提升了3个位次。
在生态环境部今年通报表扬的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典型经验做法的23个案例中,黔东南州水环境治理经验做法作为贵州省唯一典型经验被列入和推广。
2022年以来,黔东南州颁布实施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积极探索少数民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出台《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筑牢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已建成城镇(乡)污水处理厂178座,污水收集管网2497公里,建制镇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形成符合地方实际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科学精准推进突出水环境问题整治,探索形成了喀斯特地区废弃矿山酸性废水“关水生态污水治理”路径。
同时,黔东南州还完善了监管体系。通过建立跨区域跨流域联合执法机制,创新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从“平面”转向“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