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胡绍山)近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随着六盘水市深入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大桥坝区的蔬菜种植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节,60余种绿色蔬菜在该坝区上竞相生长。
说起大桥蔬菜种植,距今已有54年的历史。 1965年,为解决“三线”建设队伍的吃菜问题,人们便在大河镇大桥村种起了蔬菜,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专业蔬菜种植基地。
据了解,大桥坝区773亩,覆盖大桥村三个村民组,涉及农户402户,1804人。
与此同时,随着大桥坝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耕种步道实现了微耕机耕地,建设的提水灌溉配套设施、管道常年运行通畅,加上合作社引领提供技术支持,农户们还学会了“错峰种植”。
现在,部分灌溉装置已提升为智能化管理,蔬菜种植已然成为大桥村的主导产业。
“我们这里离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较近,交通运输便利,种出来的各种绿色蔬菜均得到市场的青睐。”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发展蔬菜种植业,这里的农户信心十足,他在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让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产销方面,大桥坝区的蔬菜种植已建成了一支强有力的运输销售队伍,他们早上向农户订购蔬菜,下午装车运进城内销售,一个成熟的蔬菜种植销售链已形成。
村民李光全已有好几年不曾种植过蔬菜,但他一直没有停止和蔬菜“打交道”。
现在,李光全摇身一变成了大桥村蔬菜种植“经纪人”。他每天都忙于统计市场需求订单、给周边农户下单、沿着机耕道挨家挨户收购,并用大货车将蔬菜运送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等。
“以前我只种了四五亩,都是‘小敲小打’,客户都嫌量太少,没啥子意思。现在我专做蔬菜批发,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年收入也在10万左右。”李光全笑说。
另悉,大桥坝区每年种植蔬菜三季,亩产值15000至25000元左右,管护较为精细的部分农户,甚至实现了亩产值40000元以上的好收成。
事实上,大桥坝区发展蔬菜,只是六盘水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下一步,大桥坝区的蔬菜种植,将围绕“合作社引导示范种植、不断推行新品种、新技术、培育本地产销对接人才、引导种植能人辐射到其他有适合种植蔬菜的村发展”等持续发力,从而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力争做到让蔬菜种植与“调结构、兴产业、富农民”高度融合发展。
放眼六盘水的坝区结构调整,目前全市共有坝区49个,总面积7.2万亩,坝区内农户6.17万户、23.21万人。
市委市政府始将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工作摆在当前工作的首要位置,及时深入研究、及时安排部署,探索建立“五有五率”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举全力推进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时下的凉都,坝区发展美如画,捷报频传进万家,一派景美、业新、民富的壮丽山河画卷正徐徐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