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讯 它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的一种,2021年,世界仅存20余株野生个体……这种珍稀植物,就叫“离蕊金花茶”,是唯一分布于贵州的濒临灭绝的物种。11月10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目前,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已成功培育出2万株离蕊金花茶苗。
据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邓伦秀介绍,金花茶组植物是山茶属内唯一开黄色茶花的类群,不仅是世界珍稀的观赏植物,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的一种(所有金花茶都是“茶族皇后”)。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金花茶有43种5变种,分布最多的位于广西南部及西南部,产29种5变种;其次是越南北部,产10种;其余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各产1种,贵州产2种——贵州金花茶(Camellia huana)和离蕊金花茶(Camellia liberofilamenta)。
离蕊金花茶的模式标本于1995年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采自贵州省册亨县,1997年由中山大学的张宏达等分类学家将其定名为离蕊金花茶,是唯一分布于贵州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为贵州特有植物。据悉,该种是世界上唯一有香气的金花茶。
研究表明,金花茶组的绝大部分种类主要分布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只有贵州金花茶和离蕊金花茶的分布越过北纬或接近北纬25°,这不仅改变了金花茶组植物分布北缘为23°30′的记录,更为金花茶组植物向北引种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20多年来,省林科院持续不断地开展了贵州金花茶与离蕊金花茶性状特征等的研究发现,无论从表型特征、生长物候、还是叶绿体的分析,这2个种是完全独立的2个种。2021年再次调查发现,仅存20余株野生个体。
经过近20年的持续研究,省林科院在离蕊金花茶的苗种扩繁、高接换冠、林下仿野生栽培等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两年,已成功培育出2万株离蕊金花茶苗、建成1000平方米的采穗圃,明年起年可生产插条2至3万条。
据悉,离蕊金花茶的原生群落中处于灌木层,生长于林下,具有喜荫、趋肥的特性,特别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早在2007年,同组植物金花茶就已被列入新资源食品原料,离蕊金花茶花饮品由贵州省茶科所研制后,锁住了鲜花金黄色的色彩、淡雅清香的花香、入口清甜的口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