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彭卫星 欧虹伶) 近日,贵州省织金县猫场镇的皂角米进入产销旺季,当地加紧生产供应市场,日前销售的400斤皂角米已抵达广州,而新的采购订单泉涌而来,镇上农户们忙着打包、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户正在将已打包好的皂角米进行装车
自开展“一码贵州”消费扶贫行动以来,织金县各乡镇产销成功的喜讯接连不断,从10月开始,当地已通过“一码贵州”消费扶贫平台精准产销,连续销售皂角米、西葫芦、黄瓜、竹荪等农产品总计352吨,累计销售额约达1300万元,成效显著。
织金西葫芦成功获销
据了解,为大力推进产销对接工作,织金县积极组织“一码贵州”平台入驻培训会,进一步整合县域生产基地、合作社等资源,紧密关联“一码贵州”消费扶贫平台。为让消费扶贫进一步落到实地,在织金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贵州电商云织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保持与各乡镇协作,通过“一码贵州”线上线下相融合,以多渠道发布产品信息、视频看货、现场验货等多元形式,与贵阳、安顺、广州等外地采购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当地果蔬持续热销。
一码贵州,助农惠民
“今年受疫情影响,本来我们还很担心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现在我们入驻了‘一码贵州’平台,农产品信息发布到网上,很快就有很多外地的采购商找我询价,确定后实地查看产品,方便又快捷,完全不用愁没人买!”织金县马场乡西葫芦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张宏作为受益者之一,激动地向记者介绍道,不仅是一次性交易,还能签订长期订单,定时定量走货,销售渠道变得稳定、长效。
“一码贵州”深入织金县各乡镇,实实在在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通销售壁垒,打开了各乡镇产销互通、产销互利的良好局面,真实有效帮助织金农特产品解决“谁来买”“怎么卖”的难题,最大限度促进优质农产品转化为“真金白银”,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